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1、宋朝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笏(hù),又稱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時使用的工具。在古代,文武大臣朝見君王時,都要雙手執笏以記錄君王的命令或者旨意,而且還可以把自己要上奏的事情記在笏板上,以免忘記了。 2、《禮記》中記載:“笏長二尺六寸,中寬三寸?!钡?,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古代的二尺六寸要短于今天的二尺六寸。兩晉以后,紙張的普及使得笏成為一種禮節性用品,材質也由竹木上升為玉或象牙,但并非每位官員都有資格用玉笏或象牙笏。唐代武德四年(621)以后,規定五品官以上才能執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員執竹木笏。不僅如此,對笏的形狀也有規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來又改為上圓下方。至明代,則規定五品以上的官員執象牙笏,五品以下的官員不執笏。 |
上一篇:怎么和強勢的兒媳相處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