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剛出生的小牛拉稀,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牛圈潮濕、消毒不徹底,滋生了大量的大腸桿菌,引發犢牛感染后導致腹瀉。另一種是小牛沒有喝上初乳,母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不足或者母牛有乳房炎,引發犢牛腹瀉。針對這兩種情況引發的牛犢腹瀉,治療方法分別有以下兩種。
1. 消炎止瀉 環境不良,引發牛犢感染大腸桿菌等,造成的拉稀腹瀉,多發于7日齡以內的牛犢。牛犢病初發燒、精神不振、拉出水一樣的黃、綠色稀便,嚴重時還帶有黏液或者血液。后期牛犢體質虛弱、消瘦、有的牛犢還會關節腫脹、發熱、疼痛,無法站立。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可以給牛犢灌服使用:利克太保,進行消炎止瀉。嚴重的病例,可注射使用:腹瀉太保針,把恩諾沙星、小檗堿注射液,混合均勻,按照說明取好用量,進行肌內注射,1天1次,連用3天。
對于關節腫脹、無法站立的牛犢,在按照上述方法打針治療以后,可以使用:犢立太保,每次灌服100ml,并配合注射萘普生注射液。小牛重新站立以后,可以繼續使用犢立太保,每瓶兌水50斤,供小牛自由飲用至斷奶,可補充鈣、鋅、維生素、微量元素,提高體質,預防癱軟、異食癖,抗病增免、促進生長發育。
2. 凈化母乳 乳汁免疫球蛋白不足等引發的母源性腹瀉,多發于剛出生1~2天的小牛。牛犢會出現:胎糞停滯、糞便粘稠、體溫升高、呼吸加快、鼻鏡干裂的情況。如果母牛患有乳房炎,牛犢會排出黃綠色的水樣糞便,并且四肢無力、精神不振,反復拉稀。來源: www.ws46.com 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在采用上述方法,給牛犢消炎止瀉的同時,必須保證在母牛乳汁健康的情況下,讓牛犢及時喝上初乳,獲得足夠的免疫球蛋白,建立免疫力。如果母牛出現乳汁稀薄,帶有血絲、乳凝塊,乳房有紅腫熱痛等癥狀時,立即進行消炎治療。可以使用:產后太保針,打針消炎。清潔、熱敷乳房,或者待乳房膿包成熟之后,切開注入抗生素。等到母乳恢復正常之后,再喂給小牛喝。
總之,治療新生牛犢腹瀉的關鍵就是:保證乳汁健康衛生,徹底消毒殺菌。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幫到你。你可以在下方進行關注、點贊、評論、收藏,或者轉發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們,后續會為大家帶來更多養殖知識。 |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