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很多人都知道仔豬在出生后,需要及時斷尾,那么給仔豬斷尾的原因是什么呢?以及在小豬出生后,我們還需要對小豬做什么,才能提高成活率,讓小豬正常生長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話題,新手養豬人一定要看完。
一、仔豬斷尾原因 1.防止打架。豬天生就是好斗的動物,在飼養過程中,如果不給仔豬斷尾,一旦豬群之間出現打架、撕咬的情況,豬尾巴就很容易有傷口感染,進而導致豬患上一系列疾病。另外,給仔豬斷尾后,平時也需要給圈舍做好消毒,可以使用:均滅太保,就有不錯的消毒效果。
2.提高成活率。剛出生的仔豬需要和母豬飼養在一起,如果不給仔豬斷尾,很容易出現母豬壓到仔豬,導致仔豬無法起身進而死亡的情況,而給仔豬斷尾能夠很好的規避這一問題。另外,我們還可以給仔豬使用:保育太保,給仔豬增強體質,提高成活率。
二、初生仔豬的飼養工作 1.斷臍。仔豬在出生后,養豬人需要及時給仔豬斷臍,避免出現感染或是其他問題,斷臍時,先將臍帶血往根部擠,保留5-6厘米的臍帶,把剩余部分捏斷或是用剪刀剪掉就可以了。
2.喂初乳。初生仔豬需要及時喝到初乳,才能提高成活率,如果母豬不愿意喂奶或是沒有奶水,可以先使用人工哺乳的方式,然后給母豬使用:旺乳太保,促進母豬分泌乳汁。
3.剪牙。仔豬在出生1天后,就需要給仔豬修剪牙齒,用消毒過的剪刀,將仔豬乳牙尖端剪掉,能夠很好的避免仔豬咬傷母豬或是豬群之間出現撕咬的情況。
4.斷尾。在仔豬出生3天后,就需要給仔豬進行斷尾,可以使用電烙鐵、鋼絲鉗或是皮筋捆綁等方式進行斷尾,在給仔豬斷尾后,注意做好消毒,避免感染。
5.去勢。仔豬在出生7天后,需要給仔豬去勢,可以使用皮筋捆綁的方式,注意給仔豬去勢的時間不要太晚,否則對豬身體造成的影響更大。
以上就是關于在仔豬出生后,養豬人需要做的工作內容,參照以上幾點,相信就能很好的做到科學養殖,提高仔豬成活率。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