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打仗最后投降時為什么一定要舉白旗?有哪些由來?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歷史上非常有趣的一個現(xiàn)象,那就是當時的歷史上打仗雙方,如果輸?shù)舻囊环皆谕督档臅r候為什么會舉白旗呢?這到底是有什么樣的原因?說到這個就要說到歷史上的秦朝了,我們都知道秦朝的開國皇帝是秦始皇,當時的秦始皇非常喜歡黑色,認為黑色是一個神秘的顏色,同時,覺得黑色具有強大的力量,那么,與之對應的就是白色了,具體的我們也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關于白旗的最早記錄出現(xiàn)在東漢時期。而歷史學家研究認為,白旗的起源應該比記錄的時間更早。秦朝的“國色”是黑色,代表著勝利。秦末劉邦進取關中,直逼咸陽,秦三世子嬰投降,便以與“國色”相反的白色旗幟表示投降。后來,這種方式可能就被沿用下來,人們漸漸將白旗視為示弱、投降的意思。 西方關于這種投降方式的描述最早出現(xiàn)于古羅馬作家柯尼利厄斯·塔西佗的史學記錄中。在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中,士兵將防護物塔盾舉過頭頂,以示投降。后來,逐漸出現(xiàn)了舉白旗的戰(zhàn)爭投降信號。 至于中西方為何在投降色上這么一致,估計多半是巧合。由于染色技術出現(xiàn)的相對較晚,所以白色的物件比較常見,手邊非要找個什么來保命的話,白布當然是不二之選。此外,白色相對于其他顏色反差比較大,在臟亂的戰(zhàn)場上比較容易看到。 ![]() 相關閱讀: 舉白旗 在早期中國文化中(與西方接觸較少的年代),白色是一個基本禁忌詞,體現(xiàn)了中國人在物質(zhì)和精神上的擯棄和厭惡。在中國古代的五方說中,西方為白虎,西方是刑天殺神,主蕭殺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義、處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無血色、無生命的表現(xiàn),象征死亡、兇兆。如自古以來親人死后家屬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辦"白事",要設白色靈堂,出殯時要打白幡;舊時還把白虎視為兇神,所以現(xiàn)在稱帶給男人厄運的女人為"白虎星"。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響,又象征腐朽、反動、落后,如視為"白專道路";它也象征失敗、愚蠢、無利可得,如在戰(zhàn)爭中失敗的一方總是打著“白旗”表示投降,稱智力低下的人為"白癡",把出力而得不到好處或沒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費力"、"白干"等,它還象征奸邪、陰險,如"唱白臉"、"白臉"奸雄;最后,它還象征知識淺薄、沒有功名,如稱平民百姓為"白丁"、"白衣"、"白身",把缺乏鍛煉、閱歷不深的文人稱作"白面書生"等。 ![]() 自**戰(zhàn)爭以來,隨著西方文化的逐步涌入,白色的象征意義也因之發(fā)生一些細微的變化。白色也可以理解為高雅,和諧,正直,天真無邪。這也就是為什么婚紗是白色的緣故了 在一些用戰(zhàn)爭作為題材的影視片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種鏡頭:當陷于重圍走投無路的防衛(wèi)者覺得再繼續(xù)抵抗已沒有希望時,就打出白旗投降。 因此,人們一般把白旗認為是投降的標志。其實在戰(zhàn)爭法規(guī)嚴格意義上說,白旗只是要求暫時停戰(zhàn)的標志。 早在遠古時期,戰(zhàn)斗的雙方為了向?qū)Ψ奖硎菊勁械恼\意,通常借白色為象征,因此逐漸形成了一個習慣:白色旗幟表示要求休戰(zhàn)談判。在交戰(zhàn)的一方拿出白旗時,對方就知來意,下令停止任何進攻行動。握白旗的一方要派遣出軍使、號手、旗手與翻譯到對方指揮部說明條件與意圖。在軍使展示白旗起直到回到本方所必需的時間終止,他獲得不被侵犯的權利。 這種習慣幾千年來一直沿用下來,至今沒變。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0980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