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們應該對水鏡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很熟悉,那便是“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這其中“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說的便是龐統了,這兩位都是三國之中的頂尖謀士,奇謀善斷,都是可以成就帝王大業的人才。然而得到其二人的劉備,最終其蜀國還是被魏國給消滅了,這是為何呢?其實水鏡先生說的這句話還有下半句,那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 直到今天,很多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估計就是三國了。這很正常,由于小說《三國演義》已經問世了幾百年,三國的故事一直深入人心。三國演義是明朝初年才子羅貫中所著。據說羅貫中,曾是農民起義兒軍首領張士誠的幕僚,后來卻是明太祖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并趕走蒙古人,一統中原。 畢竟羅貫中做過朱元璋的敵人,所以他一生沒有涉足官場,在吸收了正史《三國志》大部分資料,并結合民間故事,寫出了《三國演義》這本七成真實,三分虛構的小說。 《三國演義》有明顯的尊劉抑曹的傾向,也就是刻意把劉備說成正統,曹操刻畫成奸雄。 ![]() 如果采納其他正史的觀點,劉備建立的蜀漢只是一個割據政權,曹魏才是正統。畢竟不管愿不愿意,是漢獻帝劉協把皇位禪讓給魏文帝曹丕的。曹丕稱帝后,劉備也跟著稱帝,等于說劉備是自立為帝。 有人說曹操是亂臣賊子,但是曹操一生沒有稱帝,名義上漢獻帝還是最高統治者。曹操早期打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號,雖然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很多人才內心還是傾向于大漢。 曹操手下有五大謀臣,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他們個個都有蕭何張良之才。所以,三國以曹魏的地盤最大,勢力最大。 魏蜀吳三國相比來說,人才最少的是蜀漢劉備集團。曹操就評價劉備說:劉備的能力不比我差,就是反應慢半拍,計策用得比較晚。劉備真正崛起,是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以后。 ![]() 按照《三國演義》描述,劉備騎著的盧馬越過檀溪以后,經隱世高人水鏡先生指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指的是諸葛亮,鳳雛指的是龐統。 后來,龐統也投靠了劉備,劉備臥龍鳳雛都有了。但是結果呢,不僅沒有一統天下,而且劉備死后,蜀國第一個被滅。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水鏡先生是在忽悠嗎?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水鏡先生話只說了一半,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沒錯,但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子初指的是劉巴,此然才能不下于諸葛亮。但是他看不慣劉備,曾投靠曹操。曹操派劉巴招降荊南三郡的時候,劉備得到了劉巴。劉巴無奈之下,只好追隨劉備進入益州,解決了蜀漢初期的財政緊張問題,并和諸葛亮一起制定了《蜀科》。(蜀國的法律)但是劉巴死得比較早。 ![]() 孝直說的是法正,劉備最信任的謀士。在法正的策劃下,劉備先后得到益州和漢中,實力達到巔峰時期。不巧的是,法正也在收復漢中后病死。后來劉備堅持要討伐吳國孫權,為關羽報仇。諸葛亮說了一句話:假如法正還活著,就一定能勸說主公不進行東征;或者,主公東征不會敗的這么慘! 劉備也是運氣太差,麾下人才都死了。所以他怎么能一統天下呢?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1426.html
上一篇:朱元璋為何要將李善長滅族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