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南宋時期的襄陽這個地方其實還真的是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了,因為戰略位置十分的重要,所以很多人都說了好像南宋的滅亡和襄陽城破有著非常大的聯系了,那么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襄陽的位置真的那么重要嗎?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 ![]() 襄陽的失守,發生在南宋與蒙元歷時6年的襄樊之戰中。蒙元攻破襄陽后,南宋不僅失去“天下之腰膂”的戰略重地,更標志南宋自此在戰略、戰術上全面陷于被動。隨后短短6年時間里,蒙元進兵數千里在崖山之戰中,將南宋徹底趕入歷史的墳場。 蒙元、南宋之間的45年戰爭中,前33年可看作兩國勢力范圍之爭。而忽必烈領導的12年對宋戰爭,才真正稱得上是滅宋戰爭。在這12年中,有一半時間是圍繞襄陽的爭奪而進行的,而南宋其他地方所有抵抗所堅持的時間則只占另一半。這正如清人顧祖禹所總結的那樣,“宋之亡,蓋自襄、樊始矣”。襄陽作為南宋咽喉,“襄陽一失,南宋之亡,可翹足待也”。 ![]() 襄陽失守,江南失險 從地勢上看,襄陽處在南陽盆地南端,與樊城南北夾漢水互為依存,呈“跨連荊豫,控扼南北”之勢。南宋降將劉整一語道出襄陽之于南宋的極端重要性:“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唾手可下也”。襄陽苦守6年失陷后不到1年時間,南宋京西南路的八個州軍丟掉七個,襄陽的戰略屏障作用之大由此可見。 ![]() 戰略戰術,全盤皆輸 在戰略上,忽必烈將對宋戰爭的重心,由川蜀調整為襄樊,計劃取襄樊后由漢入江,直取南宋都城臨安。這一戰略指向,定位到了南宋的命脈之上,造成南宋的戰略空間蕩然無存,定調了對南宋戰爭的首要目標——滅南宋。 在戰術上,襄樊之戰之初,忽必烈就意識到攻取襄樊的艱難,制定了“毋攻城,但圍之,以俟其自降”的戰術方針,圍城打援、圍城迫降,將消滅南宋軍隊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標。為配合這一目標的更好實現,蒙元開始大力建設水軍,并將一種名為“回回炮”的拋石機運用到攻城中。 因此,隨著樊城和襄陽的相繼陷落,昭示著南宋軍隊水戰、守堅城的戰術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1625.html
上一篇:徐霞客哪來的錢去旅游?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