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南京明孝陵前刻著有“治隆唐宋”四個字的石碑,這是清朝皇康熙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贊賞。看到這里讀者朋友可能會奇怪了,為什么身為清朝皇帝會對前朝的皇帝做出如此高的評價呢?其實不止如此,康熙還六次為朱元璋掃墓,并且在墓前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話說清朝滅了明朝,不抹黑明朝就不錯了,為何康熙還要做出如此行徑呢?是作秀還是出自真心?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許多朋友都到過南京,游覽過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都知道明孝陵前面有一座大石碑,但是很少有人注意那碑上鐫刻的是什么字。那座碑上只有四個字,每個字都很大很大。那四個字就是“治隆唐宋”。 什么意思呢?那是稱贊朱元璋對國家的治理比唐朝宋朝還要好。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呢?那可不是一般人,是清朝的著名皇帝玄燁,即清圣祖康熙皇帝。 ![]() 據史料記載:清圣祖曾六次南巡,其中五次親自拜謁明孝陵。每到南京都要祭掃明孝陵,并且要行三跪九叩大禮,表示對朱元璋的尊重。 為什么康熙皇帝要六次為明朝朱元璋皇帝掃墓? 這與朱元璋本人有莫大關系,朱元璋的經歷實在太神奇了。以貧寒的底層出身,竟然一躍成為皇帝,建立起綿延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皇朝,在這個朝代里,中華文明又一次被推向輝煌的巔峰。他所建立的制度,奠定了明清兩代的政治格局,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影響了此后近六百年的歷史。而這個皇朝深深打著朱元璋個人的印記。 ![]() 所以在清代,對明太祖朱元璋的評價一直是非常高的。《清世祖實錄》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十年正月)丙申,(順治)幸內苑,閱《通鑒》”,提出一個問題:“上古帝王,圣如堯舜,固難與比倫,其自漢高以下,明代以前,何帝為優?”范文程等人答道:“漢高、文帝、光武、唐太宗、宋太祖、明洪武,俱屬賢君。”順治又問:“此數君者,又孰優?”陳名夏對曰:“唐太宗似過之。”順治帝并不認同這個看法,他說:“豈獨唐太宗!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何也?數君德政,有善者,有未盡善者。至洪武所定條理章程,規劃周詳,朕所以謂歷代之君不及洪武也。”可見,順治皇帝對明太祖評價之高。 不過,也許多人將康熙皇帝六次為明朝朱元璋皇帝掃墓解釋為一種安撫和籠絡人心、溝通滿漢認同的文化策略。 ![]() 明末清初,明孝陵曾經成為明遺民寄托舊有政治認同和前朝記憶的符號,從而被賦予了與新王朝的統治秩序隱然對抗的意義。 對于滿人征服者建立的新王朝而言,妥善處置這一對抗性記憶符號,雖然不像處置有組織的武力抵抗那樣迫切,但也是一個頗費技巧、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也從中亦我們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2261.html
上一篇:不忍直視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