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在荊軻刺秦這件事情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犧牲者,那就是樊於期。太子丹找荊軻商量刺殺的事情,除了督亢的地圖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東西獻給秦王,那就是樊於期的人頭,可以說對于秦王嬴政來說,只有地圖不能讓他動心,但加上了樊於期,就足以讓荊軻獲得這樣一次機會了。但是樊於期和荊軻是什么關系,他為何愿意為了這樣的一次后果難料的刺殺,而獻出自己的生命呢?今天就讓中睿百科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樊於期為什么叛秦投靠太子丹關于樊於期為什么背叛秦王,有一種說法是他在攻打趙國的時候不幸慘敗,不敢回國,才轉而投靠了燕太子。 但是區區一場戰爭的失敗,又怎么會讓樊於期如此的害怕呢?原來這其中還有一層更大的陰謀。據說樊於期在和秦王嬴政的弟弟成蟜一同攻打趙國的時候,曾經慫恿過成蟜謀反篡位。因為成蟜年紀尚輕,事事都喜歡詢問樊於期的意見,所以樊於期便借此機會大肆的渲染趙太后與呂不韋的關系,抹黑秦王嬴政的身世,告訴成蟜他才是名正言順的先皇骨肉。于是成蟜在樊於期的攛掇下果然萌生了謀權篡位的心思。 后來這件事情被嬴政知道了,立即派兵前去討伐成蟜,而這個時候樊於期與趙國的戰爭也是敗的一塌糊涂,他不敢面見秦王,于是便逃亡他國,而樊於期留在秦國的家人,也被嬴政悉數殺死了。 背叛秦國之后只有燕太子敢收留他。燕太子對他的這份人情讓樊於期感恩在心,所以才會有了后來荊軻刺秦的時候非要拿樊於期的人頭獻給秦王,結果樊於期二話沒說,自己了結了性命。 大家都說樊於期才是這次荊軻刺秦行動中最大的犧牲品。雖然當荊軻捧著樊於期的頭顱拱手送給秦王的時候,秦王確實對他降低了警惕,但是奈何最終還是圖窮匕見,露出了馬腳。
2、樊於期為何甘愿犧牲自己誰都知道,樊於期是秦國叛將,燕國收留了他,即代表著燕國站在了秦國的對立面。只要樊於期在燕國一天,雙方就會因為樊於期而存在矛盾。更為嚴重的是,由于兩國實力的差距導致秦國過于強勢,就算此時將樊於期趕走,燕國也會因為收留過樊於期而遭到秦國的嫉恨仇視。 有著這么一層關系在,燕國和秦國的外交關系就存在一定的裂痕,荊軻即使是帶著地圖出使秦國,其得到的待遇也不會很高,甚至于秦王愿不愿意見他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接近秦王了。 然而,如果帶上樊於期的人頭,至少可以表明燕國愿意歸順的態度。燕國原本和秦國就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當年秦國的遠交近攻模式,燕國是重要拉攏對象。也正是因為燕國在背后幫秦國搖旗吶喊,使得三晉無法全力對付秦國。 所以,燕國和秦國有著一定的外交基礎,如今再解決掉樊於期這個破壞兩國關系的刺頭,那么雙方的外交關系就會回歸正常,此時荊軻能夠面見秦王的幾率也會大上很多。 所以,樊於期非死不可,正所謂形勢比人強,燕國打不過秦國,滅個逃犯的能力還是有的。 有了這么一個前提,再去看樊於期主動獻身的行為,那就比較合理了。當時樊於期叛出秦國,面對秦國的通緝和追殺,不得不流亡燕國,尋求庇護。但與此同時,樊於期也變相成為了燕國的階下囚,或者說籌碼。國家之間,利益才是第一位,燕國之所以收留樊於期,不過是因為他有價值。 樊於期作為秦國叛將,當初在秦國也是頗有實力,敢于丞相呂不韋作對,甚至一度慫恿長安君成蟜造反。當時有傳言,說是秦王嬴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樊於期呢,聽說了這個小道消息后,深信不疑,就對成嬌說:“當今的秦王并不是先王的親骨肉,只有長安君您才是先王的嫡親的兒子,現在派您出來打仗,就是想借機除掉長安君您啊。” 長安君成嬌是嬴政的弟弟,當時只有17歲,也沒有辨別能力,聽了樊於期的話,熱血沸騰,然后由樊於期起草了檄文,成嬌發動叛亂,投降于趙,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成嬌叛亂”。 正是這個緣故,使得樊於期最終選擇叛逃。所謂攻打趙國戰敗,僅僅只是給了政敵對樊於期下手的一個借口。而秦王聽聞他逃走,殺盡其宗族,并以千金、邑萬戶懸賞他人頭。
3、樊於期并沒有其他選擇而這樣一個在秦國有著較高地位,而且有過造反經歷的人物,對于旨在抵御秦國的燕國來說,無疑是比較有價值的,他所掌握的人脈密幸,都是可以被拿來利用的。所以燕太子丹將他待為上賓,為他建起樊館。 但是,價值是需要對比的,在荊軻刺秦的計劃中,樊於期的人頭顯然比他活著的價值更大。 當荊軻找到樊於期的時候,也就說明燕國想要殺他,樊於期自知逃不掉,那倒不如主動一點,還能換個好名聲。無論是為親人報仇的孝行,還是拯救燕國的大義,聽起來都非常悲壯,何樂而不為呢? 然而,樊於期真的是孝義之人嗎?顯然不是的,如果他是個孝子,就不會選擇自己叛逃,置家人生死而不顧。因為他這一叛變,自己的家人肯定是要被牽連的。 總結來說,樊於期原本就不是什么鐵骨錚錚的義士,他的以首相贈也并不是什么大義之舉。樊於期兵敗潛逃,致使全族被滅,可見其并不是一個敢作敢當的人,甚至說是一個“惜命”的人。當時荊軻找到樊於期時,他也不想死,只是他沒得選,要么自殺,要么被殺。 那么既然注定要死,那就不如豪賭一把:贏了,為家族雪恨;輸了,正好早赴陰曹與父母團聚。再不濟,也能博取壯士名聲。甚至于樊於期當時未必是自愿赴死,說他大義凜然自盡的就只有荊軻自己知道,就不能是荊軻殺了他對外謊稱的嗎? 不管怎樣,樊於期自殺是沒得選擇,他注定了成為刺秦的犧牲品。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4013.html
上一篇:綠幽靈深綠好還是淺綠好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