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揭秘李白不為人知的五件事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詩仙李白,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大家都有學過很多關于李白的詩詞,但是說到李白,可能大家都了解的是詩詞,對于他個人并不是很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白的五件不為人知的事情,還是非常有趣的哦!
1、揭秘李白不為人知的五件事 第一、眾所周知啊,杜甫是李白的忠實粉絲,二人也是好友,曾結伴出游,并有詩書暢達。那么李白的迷弟杜甫比李白小多少歲呢?李白的生于公元701年,杜甫生于712年。也就是說,杜甫比李白要小十一歲。 第二,杜甫比李白小十一歲,那么在唐代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詩人是李白的好友,他比李白大12歲,一般的也曾經多次為他寫詩。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山水田園詩派的開派祖師孟浩然。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李白曾經寫過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孟浩然等流傳千古的名篇。 第三,李白才華橫溢,一生中不乏追求者。在李白眾多的追求者當中,曾經有一位女子為了李白千金埋地,你可知道他是誰嗎?李白被賜金放還以后路過河南商丘的名勝良緣。面對美景,對酒當歌,揮毫落墨寫下了赫赫有名的《梁園吟》,之后瀟灑的離開了。后來,梁園的僧人見到墻壁上竟然有人亂寫亂畫,準備擦掉。 第四,李白和盛唐時期另一位著名的詩人王維都是剩余701年王維于761年去世,李白則于762年去世,兩人處在同一個世紀。但是在正史當中,我們找不到任何兩個人交往的記錄。那么,如此相像的兩個人為什么沒有交集呢?關于這個解釋很多最主要的無非就是兩種一種的是玉真公主的原因。假如有可能是情敵另一個原因的事,自古文人相輕,我可能也看不上你的才華,你可能也不認同我的觀點。總而言之,往事如煙其中的緣由啊,也許只有兩個當事人最清楚了。 第五,李白人生當中的最后一首詩歌是哪一首的?公元762年,62歲的李白在當涂養病,到了冬天病重,“枕上授簡”,將詩文交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編集,十一月賦臨終歌而卒。全詩如下: 大鵬飛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濟。 余風激兮萬世, 游扶桑兮掛左袂。 后人得之傳此, 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2、關于李白的歷史故事 詩仙李白的人生經歷。李白,別稱,作為我國歷史上的優秀詩人,他的詩作從古流傳至今,詩歌風格豪放不羈,內容充滿了極具個人特色的浪漫主義,想象豐富內容飽滿,用詞斟酌巧妙,同時音律自然多轉。不僅如此,李白還是個創作天才,他善于從生活中找尋靈感,一切的民間作品都可以作為他的素材來源,那些民間廣為傳頌的民謠,神話故事等都是他最好的營養養料。他的才華以及時代背景共同造就了這個詩歌天才,也是之后浪漫主義的高潮帶領者,和齊名。 李白從小跟著家人居住在清蓮鄉,年少時候就俠義滿懷,而且經常在綿州活動,而那里也正好是廣收推崇的地區。所以,在李白少年時候就喜愛道學,經常去尋找道觀里的道士談論人生哲理和經典道義。有一次,因為一個機緣巧合。李白和一個叫東巖子的隱居者共同隱于山林,專心鉆研,常年在山里幾乎沒怎么進過城里,由于山林里珍貴奇異的鳥類眾多,他們借喂食為由馴服了很多鳥兒,這些鳥兒每天都準時來覓食,它們就像能夠明白人的意思一樣,只要打一聲招呼,它們便從落到門前來,而且也不像其他鳥兒一樣畏懼人類,它們甚至可以停在人們手上進食。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被民間奇談,傳到了一個官吏耳中,他見他們可以與鳥兒有如此順暢的溝通,心里暗自以為他們精通道術,就去詢問他們是否愿意參加考試,但是他們竟然都不愿意去。 在公元725年的時候,李白離開了蜀國出去執劍走天涯,他順著江沉船出了蜀國,山間的霧漸漸的把家鄉掩蓋了,看家鄉變得越來越模糊李白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想到未知的前路李白也不知道該去往何處。李白的的成功是因為他的才華,同時機遇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李白再有一次去江陵的時候有幸見到了被多代所尊重的司馬禎。他不僅對于道術非常的精通,而且還鉆研篆書多年,能寫出水平一流的篆書,同時他對詩歌也非常有造詣,其所作的詩的意境縹緲如仙。就連也非常的看重他以前還把他傳到殿內向他請教道法,而且還專門為他建造了陽臺觀,讓自己的妹妹和他一起學習道法。李白在江湖行走多年,朋友自然是眾多。在李白從江南到岳陽的時候,正當他乘舟剛好到洞庭的時候知道了他朋友去世的消息,他便抱著朋友在他身邊痛哭起來。因為他十分的心痛,所以哭聲也感染了路人,來往的路人聽到都非常傷心。
沒有辦法,李白只好將他朋友的尸體葬于在洞庭湖邊,等到自己繼續旅途歸來的時候再來將朋友的尸體搬回他的家鄉。然后李白途經廬山,留下了流傳千古的好詩《望廬山瀑布》。眾所周知,古代帝王都喜愛狩獵,唐玄宗在狩獵的時候每次都要叫上幾個其他國家的使臣齊去,借此來宣揚國威。有一次,李白在西游的時候正好碰到玄宗在打獵,他就上獻了一篇《大獵賦》,想要借此來贏得皇上的重用。這篇《大獵賦》用道教來總結,并在文中夸獎唐代的國土廣闊,勢力雄厚,正好和唐玄宗推崇道教的心理所相合。然后李白來到了歌舞升平百居樂業的長安,被這番豪華壯闊的帝都風景所震撼。 李白就在終南山下住下了,他經常登上山頂眺望整個國家,每次只要他一登上山峰看到眼前的繁華大國景象就心生自豪之情,同時一種居安思危的情緒又油然而生,一想到這泱泱大國背后的腐朽他又悲傷不已。后來李白在長安認識了張卿,而且他還向獻了李白的詩。通過張卿的引薦和李白的努力,他慢慢走向了朝廷統治高層的結構內部。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了,李白定居于長安但是依舊壯志難酬,他非常低落,并且對朝廷感到十分失望甚至,他就前往王公大人府上請求他幫助自己,但是也被婉拒,李白只得離開了這個絕望的地方,走出了長安。 皇天不負有心人,玉真公主向唐玄宗推薦了李白,并將他的詩歌給唐玄宗看,他看了之后對李白非常的贊賞,就下令把李白召進了宮。由于唐玄宗很惜才而李白又才華橫溢,所以在李白進宮那天,唐玄宗親自去迎接他。后來李白果然沒讓唐玄宗失望,只要唐玄宗向李白提一些關于當世的事務,他都能憑借自己常年的游歷見識以及對前世資料史書的理解給唐玄宗最好的建議,讓唐玄宗十分滿意。所以李白就被任命為翰林,負責在皇上身邊草擬文書,而且唐玄宗只要出游,必定要叫上李白跟隨,為的是運用他的寫作天賦將事實用文字記錄下來流傳萬古,讓后人了解這個太平盛世。在李白被唐玄宗如此器重的同時,李白也引起了其他同僚的妒忌心。 安史之亂時,李白到廬山避難,就算這種時候他在想要退隱的同時心里還是有想要救世的想法,這兩種想法相沖突矛盾。李白極力勸導永王剿滅賊寇,沒有長遠考慮敵我勢力等政治問題,對于這個,后來李白也自我反省過。,永王沒過多久就戰敗了,李白也因此被牽扯入獄,不過正巧這時崔渙宣途徑江南,廣招賢人,李白趁機寫詩向他求助,這才得救,并且進入了幕府,成為了。李白還是想進入朝廷得到任用,所以他多次請求別人向朝廷推薦他,但是都沒有效果,連連失敗。到公元757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此次流放是永久的處罰,現在的李白也已經暮年。公元761年,花甲的李白因為生病不得不回到金陵,回到金陵之后的日子也是過得十分不容易,迫不得已他只能去找他的族叔李陽冰。后來李白的病越來越重,他留下了最后一首詩歌《臨終歌》后與我們永別了。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4057.html
上一篇:黑曜石手串有什么功效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