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諸葛亮死后蜀國眾人皆哭,為何有一人卻仰天長笑?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杜甫的這句詩詞很好的形容了諸葛亮去世時的場景。諸葛亮后半生都在致力于北伐,意圖中興漢室,一統中原,可惜所志未遂,星落于五丈原。諸葛亮死時,蜀國上下一片悲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無不為其悲傷??墒鞘駠幸蝗?,諸葛亮死后非但不哭,反而仰天長笑。這個人到底是誰?他為何有此舉動呢? ![]() 提起古代的忠臣謀士,想必大家一定會想起三國時的諸葛亮。諸葛亮可謂是我國古代智慧和忠義的代表性人物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在其死后蜀國舉國默哀之際,竟有一人開懷大笑并且上書劉禪大罵諸葛亮。此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蜀國第一“噴子”李藐。 說起李藐可能很少人任認識他,但是這個人在三國時期也算是個有意思不怕死的“奇葩”了。這得從劉備入蜀說起。我們知道蜀國所在的益州一開始是劉璋的地盤。當時益州北方的漢中被張魯占領,張魯一時氣盛一度有攻打益州的意思。劉璋雖然盤踞益州多年卻不是個明主,為人怯懦無能。他的手下有兩名謀士張松和法正,這兩位謀士空有抱負卻遇不上明主,他們在這亂世中不看好劉璋看中了當時的劉備。 ![]() 于是他們和劉備暗中聯絡,忽悠劉璋說只有劉備才能對付得了張魯,還說劉備也是劉家子孫一定會真心誠意幫助劉璋。就這樣劉璋輕易相信了他倆的話,后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劉備略施小計便趕走了劉璋,自己占領了益州也就是后來的蜀國。雖然有些不仁義但在當時那個動亂年代正所謂兵不厭詐,劉璋也是自己太過愚昧。而我們要說的李藐是益州的本土官員,與劉璋的利益一致所以他一直對劉備這個新的利益集團看不下去。 早在劉備剛入主益州時,別的官員都來祝賀劉備唯獨李藐不來道賀不僅如此他還責罵劉備為人不仁義。這事若放在脾氣暴躁一點的君主頭上早就將李藐砍頭了,好在劉備為人脾氣還算溫和。 ![]() 當然最重要的是劉備剛剛入住益州而李藐代表了當時對劉備不信任持觀望態度的本土利益集團。為了安定這部分人穩定益州,自然不能輕易就殺了他。但是這個李藐卻不知道收嘴,接下來一直不停地亂“噴”朝政。劉備死后,誰也想到他改向噴諸葛亮了。 首先是在227年,諸葛亮上書出師表雄心壯志準備出兵北伐。在這緊要關頭,李藐卻站出來竭力反對。其次在238秋天,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消息傳至蜀國舉國悲痛。李藐卻開懷大笑,并上書大罵諸葛亮。這次也不是好脾氣的劉備了。而是把諸葛亮當做國父的劉禪。劉禪在盛怒之下,立即命令處死李藐。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4552.html
上一篇:座山雕本人的歷史照片
下一篇:養君子蘭有什么好處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