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陳子龍和柳如是的故事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陳子龍是明朝末年名族英雄,也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文學家。他和秦淮八艷之一的柳如是有一段凄涼的愛情故事,他們曾相愛,但卻沒辦法走到一起。很多朋友會問,當時陳子龍為什么不娶柳如是,實際上陳子龍已經有了家室,他的妻子張氏還曾帶人羞辱柳如是,導致柳如是不甘受辱,最后決定離開陳子龍。雖然他們似然相互欣賞、愛慕,但已經無緣能夠走到一起了,而這兩位最后的結局也都不算好。 ![]() 1、歌妓才女柳如是“秦淮八艷”是晚明時期,在秦淮河上秦樓楚館中最著名的八個色藝俱佳的妓女,其中的柳如是是名噪一時的秦淮八艷之一,后來嫁給那個卑鄙大文人錢謙益。 一般認為,柳如是本姓楊,名愛,字朝云,后改姓柳,其籍貫,有說是蘇州吳江人,有說是浙江嘉興人。 柳如是出生于明萬歷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幼年就流落到妓院,大約十三四時,被年逾花甲的“吳江故相”、退休的大學士周道登買來成了家中侍妾。這柳如是生的嬌小玲瓏,秀麗靈巧,性情機警,聰慧過人,十分善解人意,又可愛迷人,老東西周道登時不時把這小寶貝抱于膝上,教她讀書習詩,柳如是也是賣萌撒嬌,風情萬千,令周道登十分寵愛她。 周道登家中姬妾很多,看到柳如是獨得專寵,十分嫉恨,就說她行為不端,造謠中傷,幾乎被處死,所幸周道登的老母親也十分喜歡她,將她開釋,被逐出周家,又一次被賣入娼家。 柳如是重回吳江盛澤鎮歸家院妓院,這里的主人是當時紅極一時的名妓徐佛。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與當時的名流多有往來。 這徐佛待柳如是很好,也許看到她是一棵搖錢樹,把平生所學盡心教授于她,讓柳如是的藝術素養提升迅速,給她的才藝修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文辭書畫都開始精通,有徐佛這個交際花,也借機見到名流文士。 ![]() 2、艷幟高張展風情據說當時文人社團復社的領袖、著名文士張溥有一次途經吳江,停舟垂虹橋下,改乘一葉小舟,專程來拜訪徐佛。不巧的是徐佛外出,柳如是接待了這風采翩翩的張溥。 恰值妙齡的柳如是,綽約秀影,玉立亭亭,自然比徐娘半老的徐佛更有誘惑力,張溥心中暗喜,這是偶遇一個小寶貝,艷福不淺呀,就把柳如是帶到垂虹橋,享受了兩日。 有了這次經歷,柳如是更加認識到自身的價值,開始暗暗為自己的未來打算,覺得應該脫離娼家,有一個倚靠與歸宿,為將來打算。 自小在娼門,見識過三吳的所謂名流,膏梁子弟、紈绔少年多多,才器平庸,人品低下,那些所謂的大款,更是粗俗難耐。雖然柳如是身處風塵,心性頗高,眼界非同一般。 她要憑借自身鬧出一番天地,于是,她獨張艷幟,自立門戶,結交了不少文士名流,認識了宋征輿、陳子龍、李雯、宋征璧等大咖。 據說有一位款爺,不惜重金要睡柳如是,為了贏得芳心,竟然也賣弄文采,初見就酸酸地說:“久慕芳姿,幸得一見?!卑蚜缡撬岬牟恍校笭栆恍Γ@位款爺得到鼓舞,又說 :“佳人一笑傾城!”柳如是聽了不由大笑,款爺又說:“再笑傾國。”如此附庸風雅十足惡心呀。 第一個令柳如是芳心萌動的男人是宋征輿(字轅文,號直方,華亭人),年紀與柳如是相仿,一個翩翩少年佳公子。兩個人很快墜入愛河,這事很快被宋母發現,自己的兒子被一個妓女勾引,十分惱怒,堅決反對,這二人斷絕關系,還請托當地官府把柳如是這個壞女人逐離出境。 柳如是真心愛著宋征輿,就找他商量應對之策,宋征輿怯懦,讓她暫避鋒芒,遷居別處,無非是偷著往來,不會娶她,令柳如是失望,決絕斷了二人的關系。 ![]() 3、戀上陳子龍隨后,柳如是與陳子龍有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情緣。 陳子龍是工部侍郎陳所聞的兒子,字人中,號大樽,比柳如是大了十歲,明末松江華亭(今上海)人,明末幾社重要成員,與宋征輿、李雯并稱“云間三子”。 幾社是由夏允彝、杜麟征等人發起,“幾者,絕學有再興之機,而得知其神之義也”,“心古人之心,學古人之學,糾集同好,約法三章”,逐漸形成一股政治勢力,與復社一樣,反對閹黨當政,以文章道德相期許。 陳子龍為人慷慨激昂又落落有大節。當時文人參加科舉考試依靠的是八股文,陳子龍是八股文高手。但他不像有些文人那樣固步自封,自傲自大,而是博覽群書,雅好文辭,精通詩賦古文,尤其對魏晉南北朝的文辭十分喜歡,借華麗的詞藻抒發委婉的情思,也賦予他人格魅力和英雄氣概,名噪當時,是君子的代表人物。 柳如是傾心于陳子龍,可見慧眼識君。在他們相愛之前,他們就是有交往的,柳如是一開始芳心許給同庚的少年才俊宋征輿,后來宋征輿的軟弱與薄幸傷害了她,她便開始青睞比自己大十歲的陳子龍。 二人相識,據說是崇禎五年(1632年)冬十一月,松江佘山大儒陳繼儒七十五歲大壽,設筵于晚香堂,松江一帶名流才子云集,高朋滿座,佳麗如云。陳子龍、宋征輿、李雯等人皆往;柳如是、林雪、王修微等青樓名媛也前來捧場,當時陳子龍二十五歲,已經是名氣很大的文人,柳如是芳齡十五,也曉有名氣,由之彼此開始了交往,有過詩詞贈答,逐漸了解。 柳如是與宋征輿分手后,很快就投到陳子龍懷抱。 通過陳子龍的詩,可窺見二人早期的交往,還沒有發展到相愛: 瞑香濕度樓船暮,擬人圓蟾泛煙霚。銀燈照水龍欲愁,傾杯不灑人間路。 美人嬌對參差風,斜抱秋心江影中。一幅五銖弄平碧,赤鯉撥剌芙蓉東。 隨后柳如是與宋征輿相愛未果,“兩處傷心一種憐,滿城風雨妬嬋嬋”,二人的關系拉近。 ![]() 4、陳子龍“金屋藏嬌”后來陳子龍赴京參加進士科考試,柳如是賦詩相贈:“念子久無際,兼時離思侵。不自識愁量,何期得淡心。要語臨歧發,行波托體沉。從今互為意,結想自然深?!?/p> 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陳子龍會試落第返回,自尊心受到挫折,閉門謝客,鉆研學問,柳如是體貼倍至地關懷他,二人有很多同題唱合,二人都寫有《擬古詩十九首》、《長歌行》、《朝來曲》、《麗人曲》等等。 柳如是還專門給陳子龍寫了《男洛神賦》,把陳子龍當自己心目中的“男神”,秋波頻送,明逗暗惹,一下讓兩個人從曖昧到熱戀。 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陳子龍在松江南園弄了一處宅子,兩個人開始同居,如膠似漆,和諧甜美,當時人們認為陳子龍已經納柳如是為妾。 柳如是寫有“玉階鸞鏡總春吹,繡影旎迷香影遲。憶得臨風大垂手,銷魂原是管相思”。最能表達二人濃情蜜意的是柳如是的《春江花月夜》七言歌行: 小砑紅箋茜金屑,玉管兔毫團紫血。閣上花神艷連纈,那似壁月句妖絕。結綺雙雙描鳳凰,望仙兩兩畫鴛鴦。無愁天子限長江,花底死活灑底王。胭脂臂捉麗華窘,更衣殿秘絳燈引。麟帶切紅紅欲墜,變釵盤雪尾梢翠。夢中麝白桃花回,半面天煙乳玉飛。碧心跳脫紅絲,驚破金猊香著月。殿頭卥簿繡發女,簽重慵多吹不起。 這《春江花月夜》原本是南朝陳后主創制的艷情宮體詩歌,柳如是繼承了宮體的辭采華麗,清艷浮香,通篇用典與暗示,表現了與陳子龍的香艷的生活情趣。 陳子龍早就成家有了妻室,二十一歲時就娶了湖廣寶慶府邵陽知縣張軌端的千金張孺人。 張孺人精明強干,操持家務一把好手,又淑賢懂禮,深得陳子龍祖母高安人、繼母康宜人的信賴。 當柳如是與陳子龍同居,張孺人不可能不聞不問,自然要維護自己的地位與利益,關心丈夫的事業與前程,她比較開明,這期間還張羅給陳子龍娶了一房小妾,對于丈夫偶爾逛窖子,找妓女,尋找點艷福不足為奇,但長期包養一個妓女,有損聲譽與令德,會耽誤了前程。 在高安人與康宜人的支持下,她親自來到南園,迫使陳子龍不得不把柳如是送歸,結束了一段幸福的同居生活。 ![]() 5、誰是誰一生的痛但是二人的戀情沒有中斷,柳如是也沒有離開松江,私下里依舊保持著關系。 這段同居的生活,對于柳如是是刻骨銘心的,最終兩個人還是戀戀不舍地分手。 本來柳如是對陳子龍傾注了全部的愛和希望,到頭來給了她更大的精神打擊,幾乎讓她終生都難以平復心靈的創傷。 柳如是寫有《寒食雨夜十絕句》,表達了“合歡葉落正傷時,不夜思君君亦知。從此無心別思憶,碧間紅處最相思”,這該是怎樣一種無法割舍的情愫,剪不斷,理還亂,惹得離人心中萬千纏綿,此生放不下。 陳子龍帶給柳如是一生的回憶,也成了她精神生活與藝術創傷的重要內容。 分手后陳子龍也寫《初秋》八首贈柳如是:“茂陵留滯非人意,可著凌云第幾篇”。 柳如是也寫《初秋》八首回贈:“莫謂茂陵愁足理,龍堂新月滌江城”,“空懷神女虛無宅,近有秋風縹緲篇”。 愛的悲傷,誰是誰心間的痛? “素魂有人常不見,碧虛無路迥含愁”,這是陳子龍的痛嗎? “翠鳥趾離終不發,綺花人向越然涼”,這是柳如是的痛嗎? 柳如是后來嫁給那老不正經錢謙益;陳子龍面對國破家亡,投筆從戎抗清,落水殉國,體現了錚錚鐵骨。 作者:陳二虎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52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