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蕭何為什么出賣韓信?難道只是為了自保?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韓信之死,一方面有他自己的因素,軍事能力非常厲害,可是到了政治上卻玩不過別人,另一方面,很多人也都認為,是當初極力向劉邦推薦他的蕭何出賣了他,與呂后聯手害死了韓信。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就是這個意思。但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么蕭何要出賣韓信,韓信死了對自己有什么好處嗎?蕭何真的只是因為自保才這樣做的嗎?
說起蕭何和韓信,大家一定會想到一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一句諺語,是民間對西漢建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后來這一諺語有了引申義,即不論是成功還是敗亡都是由于同一個人。 蕭何和韓信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呢?小編馬上揭曉答案: 1.蕭何 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杰”之一。
他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漢戰爭時,蕭何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 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 蕭何慧眼識才,力薦韓信,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連戰連勝,在垓下設十面埋伏,一舉將項羽全軍殲滅,為劉邦平定了天下。
漢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蕭何又協助漢高祖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 2.韓信 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漢初三杰”之一。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戰神”。更為神奇的是,“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吳起,白起之后,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于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杰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他曾先后為齊王、楚王,后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功勞,但后來卻遭到劉邦的疑忌,最后被安上謀反的罪名而遭處死。 一直以來,蕭何因為韓信問題而被后人所詬病,具體而言,就是蕭何明明知道韓信不會謀反,卻在個人進退利害(可能包括避嫌)的考慮下與呂后一起設下圈套謀害了韓信。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人認為蕭何出賣了韓信。然而,在小編看來,在政治圈里,根本沒有出賣不出賣這種說法,有的只是利益和得失。無論蕭何怎樣對待韓信,韓信都難逃一死,因為劉邦和呂后是絕對不會放過他的。與其如此,蕭何還不如讓韓信臨死之前為自己犧牲一下,就當是報答了當年“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美談了。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5398.html
上一篇:成吉思汗到底屬于哪國人
下一篇:脆柿子是什么品種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