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是誰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最近很多人對這個唐高宗李治非常的感興趣,那么也有人要問了,這個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話說到底是誰呢?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原名又叫什么呢?這些問題也比較有意思了,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可以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一起來學習知識吧! 1、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是誰 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是:王皇后 。王皇后(?—655年),唐高宗李治元配皇后。 2、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原名叫什么 王皇后原名叫:王氏,真正的名字無從考究。
3、唐高宗李治的皇后王皇后生平簡介 3.1、家世背景 王氏,名不詳,并州祁縣(今山西祁縣)人。出身太原王氏,北朝名門。祖父王思政,曾任西魏尚書左仆射;父王仁祐,貞觀年間擔任羅山(今河南羅山)縣令。王氏與唐朝皇室系舊親,唐高祖李淵之妹同安大長公主(同安公主)是王氏的叔祖母。因此王氏出身顯赫,既是西魏重臣的后裔,其父母兩族亦都是唐朝皇室的姻親,屬于關隴貴族軍事集團。
3.2、封妃立后 王氏因貌美,經同安公主告知唐太宗李世民,于是成為晉王李治的王妃。 貞觀十七年(643年),唐太宗廢黜太子李承乾,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冊封王氏為太子妃,并提拔其父王仁祐擔任陳州(今河南淮陽)刺史。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唐高宗李治繼位。永徽元年(650年),正式冊立王氏為皇后,其父王仁祐為特進,封魏國公;其母柳氏,封魏國夫人。王仁祐死后,追贈司空。 3.3、爭寵被廢 起初,王皇后無子,蕭淑妃得寵。而武則天于唐太宗駕崩后入感業寺削發為尼,王皇后勸唐高宗將其納入后宮,欲以離間蕭淑妃之寵。武則天因此再次入宮,成為唐高宗李治的昭儀。
武則天寵遇日厚,王皇后惶恐不安,秘密與其母柳氏求巫祝以“厭勝之術”詛咒武則天。事發之后,唐高宗大怒,解除柳氏門籍不許進宮,罷免王氏的舅舅柳奭中書令之職。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最終下詔廢黜王氏、蕭淑妃皆為庶人,不久之后,被武則天縊殺。 王氏族人、蕭氏族人全都流放嶺南,并追改王氏的姓氏為“蟒”,蕭氏為“梟”。 3.4、死亡真相 關于王氏死因,《舊唐書》記載“縊殺”。但在后世史料中被穿鑿附會《史記》的“人彘事件”。
對這件事情仔細分析,便可發現許多不合常理之處: 第一,后世史書中均有提及“數日而死”。先仗一百,然后去掉四肢,肯定立即死亡。《史記》有一段記載:“曰人彘,居數日。”歐陽修、司馬光等人由于生理常識欠缺,抄襲造成明顯錯誤。 第二、記載時間越靠后越偏離史實。原版《舊唐書》記載“縊殺”《太平御覽·皇親部七》只是記載:“武昭儀令人皆縊殺之。”而后來的《新唐書》與《資治通鑒》描寫繪聲繪色,所以純屬捏造。 第三、武則天當時沒有必要也不敢這么做。武則天剛成為皇后,處理事務必須考慮高宗感受。且王、蕭二人早已失寵,武則天沒有過多嫉恨。因為后人知道武則天稱帝,所以將漢代呂后之事附會給武則天。
第四、駱賓王的《討武曌檄》沒有提及此事,有人猜測“弒君鴆母”中“鴆母”指國母王氏。畢竟賜死不是縊殺就是鴆殺,駱賓王這句“鴆母”,側面印證沒有“人彘事件”。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584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