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字典 語文算術舊字典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3)
張景治我是1970年開始上學的,在本村的完全小學讀書那時候,入學后只有兩門課——語文和算術語文第一課主題是“毛主席萬歲”,第二課是“共產黨萬歲”,第三課是“三面紅旗萬歲”,第四課是什么忘了同時也學拼音算術從0、1、2、3……十個數字學起,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語文字典 語文算術舊字典?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語文字典 語文算術舊字典
張景治
我是1970年開始上學的,在本村的完全小學讀書。那時候,入學后只有兩門課——語文和算術。語文第一課主題是“毛主席萬歲”,第二課是“共產黨萬歲”,第三課是“三面紅旗萬歲”,第四課是什么忘了。同時也學拼音。算術從0、1、2、3……十個數字學起。
我自打一上學就喜歡語文,原因說來挺可笑,竟是因為家里有一本舊字典,是父親讀書時用過的。
這是一本“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出版,出版的具體年份想不起來了。
那本字典和現在的不一樣,里面的插圖挺多,比如,“鳥”字,旁邊就畫了一只鳥,“房”字,旁邊就畫個房子。插圖雖然不是彩色的,也算得上圖文并茂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對這本唯一的課外讀物產生了興趣,常抱著翻,有時一看就是小半天。翻字典一開始是看畫兒,慢慢地旁邊的字也認得了不少。
經常有這種情況,從字典里學會的字,還沒有出現在課本的生字表里,這時我就非常驕傲,有意地給同學顯擺,讀書的聲音大,回答問題舉手又勤又高,這樣就時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有一次老師吃驚地說:“這個字我才認得,你真棒!”長大了才知道,老師那是為了鼓勵我故意這么說的。其實,別說半年級的字,連一年級的字老師也早就認識了。
三年級的時候,語文課有了組詞和造句,舊字典里的例句看得多了也派上了用場。有一回,老師讓大家用“簡直”一詞造句,一位同學造了這樣一個句子:
“我村到肖莊子的路簡直不拐彎?!?/p>
老師說,“不對?!?/p>
這位同學想了想,又換了一個村,還是“簡直不拐彎”。
老師說,“也不對。”
這位同學臉紅了,干脆把兩個村名都換了,但“路”還是“簡直不拐彎”。
老師說,“還是不對。”
這時,我舉手說:“xx同學三次造錯了句子,簡直是個大笨蛋!”
老師說,“對了!坐下!”
全班哄堂大笑。多虧那位同學手下留情沒有報復。
當時大家語文課上最喜歡的是多音字造短句。老師在手里捏著幾個小紙團,每個紙團上都提前寫好了一個多音字,點名讓幾位同學每人各挑一個紙團,用上面寫著的多音字造短句。大家踴躍舉手,短句也是五花八門,精彩紛呈:
“朝”:門口朝(cháo)東開,朝(zhāo)陽照進來。老師點評,像詩,很好。
“長”:女班長(zhǎng),頭發長(cháng)。老師說,男班長頭發也不短。
“數”:數(shǔ)數(shù)。老師說,才倆字,字數少到不能再少了。
再后來又添了作文。有了認字和造句的功夫,寫作文自然也有了興趣?;叵肫饋?,好像我對語文的愛好就是從翻那本舊字典開始,一點兒一點兒地培養起來的。你看,舊字典的作用有多大!不過,現在想來也有點后悔,當初要是再抱上一本《本草綱目》,說不定現在就修成了大醫學家。
語文是這樣,數學可就不同了。
那時候數學不叫數學,叫算術。
小學低年級的時候,算術就是加、減、乘、除。加法、減法字面上就容易理解,但乘法、除法就不好理解了。單說“乘”“除”這個名字起得就讓人琢磨不透,得出的結果又叫做“積”和“商”,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人給我講得清楚。
最難的是背小九九。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為背這個不知哭過幾回。我最佩服的是現在的小朋友們,明明知道有現成的工具,還是苦苦地背小九九。老師們都說,這是基礎教育,含糊不得??扇思彝鈬筒蝗沁@個教育法。有媒體報道,為了防止自己回答錯,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曾拒絕回答一道數學題:
“……但在倫敦北部演講之后的問答環節,卡梅倫卻避而不答一道數學題。五頻道的政治編輯安迪·貝爾問他9乘以8是多少的時候,卡梅倫這樣回應道:‘我要為尼基·摩根辯護。我只有在開車送孩子去學校的途中才會背乘法表。我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自己在你那么棒的電視節目中出糗?!?/p>
你看,人家卡梅倫背不過小九九還不是照樣當首相。
到了初中遇到了一位同學,號稱數學王,我不會的題人家都會,根本難不住,尤其是平面幾何。前幾年單位建水廠,征用了一塊三角形的地,局長在現場量好了地的三個邊長,打來電話讓我算一下面積,這可把我難住了。這時我想起了數學王,他當時是一所學校的生物教師。
“請你告訴我三角形三邊求面積的公式好嗎?”我打過去電話。
“底乘高除以2?!?數學王回答。
“不是這個公式。是用三個邊長求面積?!?/p>
“你等等,我去查書?!?/p>
一小時過去了,電話沒打回來,王氣不再。我急中生智,網上一百度,公式找到了。
從此不怕數學王。
也盼著局長再遇到一塊三角形的地。可這些年過去了誰也沒再問過,想必是三角形狀的地不多了,那我得趕緊找找別的形狀的面積公式預備著,到時候一顯身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7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