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這個李斯,這個李斯其實還是非常有爭議的,那么也有人問了,也有人說他其實已經到了這個權利的巔峰了,但是最后結局卻非常差,好像也被五馬分尸了?大家也知道這個李斯的在歷史上是真有此人的,那么真正歷史上的李斯又到底是什么結局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歷史上李斯真實的下場就是,始皇帝死后,李斯與趙高矯詔迫扶蘇自殺,立胡亥為帝。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后,勸二世更為法律,行“督責之術”,加強君權。后被趙高誣為謀反,具五刑,腰斬于咸陽市,夷三族。
上面已經介紹了,有“具五刑”、“腰斬”、“夷三族”。下面仔細分析分別是什么?
1、具五刑 具五刑是中國古代秦漢時一種殘酷的處死方法。《史記·李斯列傳》日:“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漢·書·刑法志》曰:“當夷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誹謗詛詈者,又先斷舌,故謂之具五刑。”即對被判處夷三族罪者,先施之墨劓之刑,又斬左右趾,再以笞杖殺之,然后割下首級并懸之于木,最后將尸體剁成肉醬。 先黥(在人臉上刺字)、劓(用刀割掉鼻子)、斬左右趾(砍掉左右腳),笞殺之(用藤條或荊條將人活活打死),梟其首(斬首并將首級示眾),菹其骨肉于市(在大庭廣眾之下剁成肉醬),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其舌(對于有誹謗漫罵行為者,先割斷其舌)。 指的是先在臉上刺字,然后割鼻子,再砍掉左右腳,接著用鞭杖或竹板活活打死,把頭割下來懸掛在木桿上示眾,在大庭廣眾之下剁成肉醬。對于有誹謗辱罵行為者,還要先把舌頭割掉。 2、腰斬 古時酷刑,將犯人從腰部斬為兩截。《史記·商君列傳》: “令民為什伍,而相牧司連坐,不告奸者腰斬。”《晉書·石季龍載記上》:“季龍志在窮兵,以其國內少馬,乃禁蓄私馬,匿者腰斬。”《秦并六國平話》卷下:“李斯、李由雖無罪犯,枉受其罪,只得枉招……遂具五刑,論腰斬咸陽市。”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七章三:“元璋知道《上梁文》又是高啟的手筆,舊恨新罪一并算,把高啟腰斬。” 3、夷三族 夷三族是秦漢時代的一種刑名,有說是父母、兄弟、妻子是三族;還有的說,是以父親、母親、妻子為三族。
總結:看完之后想必大家也都發現了,這個李斯是真的太慘了,太慘了,其實他本不該如此的,那么有學問,對秦國統一有那么大的貢獻,可惜最后走錯了路了。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