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李世民為什么說魏征嫵媚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嫵媚”這個詞很少用來形容男人,但李世民曾說:“別人看魏征都覺得他為人疏慢,但在我眼里,只覺得他嫵媚?!睘槭裁蠢钍烂駮X得魏征嫵媚呢?其實魏征形象多以犯顏直諫示人,很難想象他會和這兩個字扯上關系。今天正好借此機會,和大家講講有關魏征和李世民的故事,這對君臣有過信任,也有過矛盾,李世民甚至做出過推倒魏征墓碑的事來,但他們之間的感情其實非常深刻。
評價魏征嫵媚魏征在中國歷史上的形象一直都是那種敢于頂撞皇帝,動不動就要跟李世民撕一下的人物,而且是古代臣子中,敢于直言進諫的代表人物,在文死諫武死戰的傳統觀念里,魏征就是文臣的最高典范。 這些只是我們看到的表面現象,很多歷史人物,絕不是臉譜化那么簡單,魏征之所有能夠取得這么大的名聲,其實跟他自己得清楚認知有很大的關系。 魏征有一次就跟李世民說,自己不要做忠臣,要做良臣,什么叫忠臣,比干那樣的就是忠臣,是完全不顧一切的勸諫君王,結果被君王所殺,最后只留下自己得好名聲,事情被辦好,君王也留下了壞名聲。 魏征說自己要做良臣,所謂良臣就是要把事情做好,做事情講究方法,比如說勸諫皇帝這件事,那并不是跟皇帝對著干,態度強硬說話直沖就行。 勸諫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該委婉的時候,一定要委婉,說話要既好聽,又要讓君王知道自己的過錯,這一點魏征做得非常不錯。 魏征對自己的定位從來都不是那種只會硬著摸著犟的人,你知道李世民對魏征什么評價嗎,這么一個以直言敢諫的人,李世民對他的評價居然是“嫵媚”。
推倒魏征墓碑從李世民給魏征的這個評價中就能看出來,魏征是個非常會說話的人,情商高,再加上會說話,李世民又是個大度的皇帝,自然也就很喜歡魏征。 最能體現魏征這種特點的,就是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死了之后,李世民過于思念她,于是就在宮里建了一個瞭望塔,有一次邀請魏征一起去看長孫皇后的陵寢。 結果魏征說自己看不見,李世民說你再看仔細一點,魏征就說,高祖的陵寢不用仔細看,我已經看到了,至于說其他的,臣實在看不清。 李世民這馬上就明白了魏征的意思,于是不久就命人拆除了這個瞭望臺,這個故事里魏征似乎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其實這是魏征在維護皇帝的尊嚴。 古代皇帝是不能表現出兒女情長的,而且眾所周知,李世民是通過政變上臺的,對他的父親一直都不好,如今父親死了你不思念,去偏偏建個高臺思念妻子,這在古代的倫理綱常上是不對的。 魏征說得很委婉,李世民也能聽得進去,喜歡聽好聽的,討厭聽逆耳的話,是人的天性,為了長治久安,李世民在這一點上已經做得很好了。 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發現魏征舉薦的幾個人才有不法的行為,一怒之下推倒了自己親自為魏征撰寫的墓碑,發泄了一下心中的不滿,魏征這個人實在是太討厭了。
后悔不已但很快李世民就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遠征高麗,從戰果上看是勝利了,但是跟李世民的理想差距很多,甚至認為這就是一場失敗的行動。 李世民在回來的路上,懊悔不已,說要是魏征在斷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次有修復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其實很幸運,他遇到了李世民這樣的好皇帝,如果他遇不到李世民,以魏征的性格,他也不會直言進諫的,他會做一個跟其他官員一樣的人,因為魏征這個人很不喜歡那種傻呼呼的忠臣。 魏征和李世民就是無法分開的一對,沒有李世民就不會有魏征,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相互成就了歷史上最好的君臣之名。 不做忠臣,做良臣,這樣的魏征你沒想到吧,辦事就要把事辦好,而不是一味地只顧及自己的名聲,這才是好臣子,這才是把事兒辦好的態度。 很多人義正言辭,絲毫不知道妥協與退讓,這樣的人看著是正義凜然,其實到頭來什么事也做不成,徒有道德制高點而已。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99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