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焚香禮拜典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在三國歷史當中,可能劉備是最善于招攬人心的主公,劉備每到一處都會先和那里的百姓打好關系,百姓也非常信任劉備。所以當年曹操南下,百姓才請求劉備帶他們一起走,劉備也是不負眾望,自己的妻兒都能拋棄,但百姓絕對要救。后來劉備到了益州也是如此,因為劉備算是初來乍到,大家也有不認識他。但劉備還是靠自己的為人處世,獲取了當地百姓的信任。一起來看看這次要講解的成語是哪一個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六十回,發生在劉備剛剛進入益州之時,相關人物分別為劉備和劉璋。原文如下: 卻說玄德前軍已到墊江。所到之處,一者是西川供給;二者是玄德號令嚴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斬:于是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玄德皆用好言撫慰……玄德入城,與劉璋相見,各敘兄弟之情。禮畢,揮淚訴告衷情。飲宴畢,各回寨中安歇。 璋謂眾官曰:“可笑黃權、王累等輩,不知宗兄之心,妄相猜疑。吾今日見之,真仁義之人也。吾得他為外援,又何慮曹操、張魯耶?非張松則失之矣。”乃脫所穿綠袍,并黃金五百兩,令人往成都賜與張松。時部下將佐劉璝、泠苞、張任、鄧賢等一班文武官曰:“主公且休歡喜。劉備柔中有剛,其心未可測,還宜防之。”璋笑曰:“汝等皆多慮。吾兄豈有二心哉!”眾皆嗟嘆而退。 ![]()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璋派張松去巴結曹操,張松卻因遭曹操的冷遇心懷怨恨。在返回益州途中,張松在荊州受到了劉備和諸葛亮的禮遇,下定決定幫助劉備奪取益州。此后,在張松等人的一再推動下,劉璋終于決定邀請劉備入蜀,并在眾多文武反對之下來到涪城與劉備見面。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劉備進入益州時當得百姓對待劉備的態度,叫做“焚香禮拜”,意為燒香跪拜,表示尊敬服從。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 漢末天下大亂,狼煙四起,益州也很快成為各大割據勢力爭奪的目標。就在赤壁之戰結束后兩年,孫權便打算強行經過劉備占據的荊州地區去奪取益州。而退回中原的曹操也將目光投向了益州,并計劃穩定關中、占據漢中后再向益州進軍。 劉備更是早就對益州虎視眈眈,早在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期間,諸葛亮就為劉備定下了“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以張松為首的部分益州本地勢力也對劉璋的無能非常不滿,想讓劉備取而代之。故此,張松等人極力勸說劉璋邀請劉備入蜀,這也最終導致了益州的易主。 ![]() 至于說到這則故事中劉備入蜀初期的表現和當地百姓的態度,在史料中并無如此記載。不過《三國志?先主傳》有“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德,以收眾心”的記載,可見劉備入蜀之初采用的的確是收買人心的策略,這與小說中的描述倒是非常類似的。而劉備的這一舉動,顯然為他贏得了民心,這也為后來拿下益州并迅速穩定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26340.html
上一篇:雞爪的做法:剁椒雞爪燒芋頭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