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古人為什么在晚上結婚?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現代人舉行婚禮,一般都會選擇在中午的時間,到各地去參加婚禮基本上在時間的選擇上都相差不多,但是在古代,古人舉行婚禮的時候,都會選擇在傍晚,從時間上來看與現代就有很大的差距,這又是為什么呢?為何古人舉辦婚禮都在晚上,為何不選擇其他的時間?晚上的時間相對其他的時間來說是有什么更好的優勢嗎?今天就讓中睿百科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晚上舉行婚禮起源1.“昏禮”乃黃昏時行禮 很多古裝影視劇中都有結婚的橋段,而且舉行婚禮的時間基本都是晚上。這在絕大多數人的常識認知中,都是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而且還會產生一種錯覺,難道古人都是晚上結婚嗎? 筆者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從西周時期開始,婚禮就在晚上舉行。 據《禮記》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故曰昏禮者,禮之本也”。 通過對這段史料的了解,可以發現古代人的婚禮,一般都用“昏禮”代替,也就是說婚禮與“昏禮”同義。 筆者認為從一個“昏”字,可以知道古人婚禮皆在黃昏時分舉行。 因為“昏”就是黃昏的意思,而“禮”則泛指禮儀、禮俗等,在黃昏舉行的禮儀稱之為“昏禮”。從這一點就可以證實古人婚禮,一般都會在太陽落山之后舉行。 2.《白虎通義》中的昏禮釋義 據《白虎通義》記載:“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很明確,古代人所推崇的“昏禮”或婚禮,就是在“黃昏時行禮”。由于黃昏時屬于晝夜交替之時,此時恰逢陰陽相合之刻,所以才會被視為最佳的結婚時間。 《白虎通義》又稱為《白虎通》,據《后漢書·班固傳》記載:“天子會諸儒講論五經,作《白虎通德論》,令固撰集其事”。從這一點可以分析出,這部古籍是漢代天子,命班固撰寫的一部儒家談話錄。而這部古籍對古人婚禮的闡述,其實也屬于儒學觀點。 實際上古代傳統婚俗始創于西周,并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確立,到了漢朝時期才得以發揚光大,并且將“三書六禮”發揮到極致。 漢朝時期已經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婚禮,但多為皇親國戚或貴族階層,普通百姓婚禮雖謹遵婚禮習俗,但規模上卻略顯寒酸。 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晚上舉行婚禮才是華夏民族,源遠流傳幾千年的傳統婚禮習俗。如果從西周時期開始算起,至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社會中生活在南方地區的老百姓,依然遵循著這一傳統婚俗,晚上結婚依然十分流行。 
 2、從昏至婚的演變1. 黃昏時分,陰陽交合 晚上結婚又可以稱為“夜婚”,由于古代人的思想都比較迷信,在他們的思維意識中,在黃昏時分結婚符合陰陽相交自然法則。 男子屬陽、女子屬陰,男女在黃昏時結婚,正暗合了陰陽交替之義。這樣做不僅無違于天時,而且也寓意夫妻結秦晉之好。 這一點其實從“昏”字中可見一斑,但隨著時代變遷與朝代更迭,昏禮的“昏”逐漸演變為“婚”,從字形轉變可以看出與女性息息相關。在黃昏時分將女子娶入家中,不僅可以為入洞房做好準備,而且也可以讓夫妻二人早一點休息。 古人在黃昏結婚,接近洞房花燭夜的時間。尤其是在古代社會由于睡覺較早,再加上舉行婚禮時有很多習俗,尤其是婚禮當天男人要向賓客敬酒,這就會耗費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在黃昏時分舉行婚禮儀式,其實可以讓二位新人,在忙完之后盡早入洞房。 2.“上午接親,晚上拜堂” 其實,在古代社會由于交通極為不便,所以人們都會起大早去接親。但由于山路崎嶇交通工具落后,一般都會在黃昏時分才能到家。由于在結婚之前已經選好黃道吉日,如果耽誤了好日子對夫妻不利。所以古人才會在接親之后直接成親。 當然,在民間還有另一個版本的說法,那就是“上午接親,晚上拜堂”。 男女雙方在黃昏拜堂成親,或者說在舉行婚禮之后,嫁入男家的女人就改變了個人姓氏。這種說法只存在于極少數地方,大多數情況下按照古人的說法,黃昏結婚有利于夫妻未來生活。 
 3、晚上結婚源于“搶婚”1.“搶婚”習俗起源 “搶婚”顧名思義就是搶奪別人的新娘,或者說古代男人強搶女子與自己結婚。 如果追溯搶婚習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據說在當時社會中男性只要選中哪個女性,根本不會通過語言去溝通,而是直接用木棒打暈扛回山洞。有人也認為這其實就是入“洞房”的起源,因為原始人都穴居于山洞。 他們將搶回來的女子直接帶入自己的山洞,隨著歷史演變這種習俗,逐漸被人們稱為入“洞房”。如果大膽的猜測一下,這可能也是西周婚俗的起源。 在古代社會中女性是男性的附屬品,也就是說女性根本沒有社會地位,她們就像一件物品可以隨意搶奪或買賣。甚至還會成為不同部落之間,發生爭斗的掠奪對象。在這種歷史背景的影響之下,搶婚逐漸誕生并成為一種習俗。 關于搶婚習俗在《周易·屯》中,曾這樣記載:“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乘馬班如,泣血漣如”。這個話講的是一群騎馬的賊寇,搶了一位年輕女子的經歷,這位女子因為被搶婚而哭鬧不止。 2.夜晚“搶婚”淵源 (1)夜晚搶婚與晚上結婚的關系 搶婚之所以會發生在夜晚,其實與很多因素都有關聯。首先搶婚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而且大多數搶婚的人都非寇即盜。所以他們在做見不得人的事情時,一般都會在月黑風高之時才會動手。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夜晚搶女人,得手的機會相對比較高。 當然,關于搶婚習俗的另一種說法,就是與北方游牧民族有關系。由于游牧民族相對來說比較野蠻,他們將女人當做財產相互搶奪。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母系氏族,逐漸向父親試圖轉變的突出標志。或者說這是原始社會中,男性與女性爭奪主導權的導火索。 
 (2)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轉變 在母系氏族時期女性地位較高,男性都會以“嫁”的方式,被女性“娶”回自己的山洞中。但由于男性在生產勞動過程中,逐漸掌握了核心技術和主導權。 所以為了能夠擺脫女性統治,才會以搶婚的方式爭取主動權。實際上古代社會中的搶婚習俗,也是古人晚上結婚的一個主要因素。據說在清朝時期有很多馬匪,他們經常在光天化日之下燒殺搶掠,如果碰到有人娶妻也會搶走新娘。為了避免這種悲劇反復上演,人們才會選擇在晚上結婚。 (3)古人“夜婚”眾說紛紜 目前,關于古人晚上結婚的說法,完全可以用眾說紛紜來形容。由于目前并沒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晚上結婚的千年歷史,可以其實不同觀點的文化學者,都會固執己見并否定其他說法。筆者認為無論哪種說法或原因,其實對晚上結婚習俗影響都不大。 這主要是因為“夜婚”習俗,直到現代社會中依然經久不衰。可以說大部分南方地區,依然保留了晚上結婚的習俗。這就足以證明這種婚姻習俗,不僅具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而且也得到了古往今來的一致認可。 結 語 結婚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說從古至今對人類社會發展,以及習俗文化源于流傳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雖然在現代社會中晚上結婚,并不是所有過人的集體行為。但可以肯定的是南方地區,依然有人在傳承這種習俗。 在大多數北方人的思想中,都認為晚上結婚多為二婚。而在白天12點之前舉行婚禮,才是幸福婚姻的重要標志。筆者認為無論白天還是晚上結婚,其實都不影響夫妻關系,而且也沒有違背相關的婚姻禮俗,只要二位新人沒有意見,其他的事情都不會理會。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38063.html
上一篇:怎樣做美味的西蘭花皮蛋湯?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