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很多人也都問這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小編的理解是這個成語就是成功也是這個蕭何的原因,失敗了也是這個蕭何的原因,那么這句話到底要怎么理解呢?真正的核心含義又是什么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的情況吧! 1、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的意思 成事由于蕭何,敗事也由于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蕭何是漢高祖劉邦的丞相。(www.ws46.com)
2、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的典故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來,韓信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采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劉邦。 一開始,劉邦也沒有重用韓信,只讓他當了一名小軍官,一次犯了軍法,還差點兒受刑處死。免死后,只讓他充當一名管理糧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機會,韓信遇上了蕭何。蕭何是劉邦的親信,劉邦對他可以說是言聽計從。蕭何與韓信一席長談之后,對韓信非常欽佩,認為韓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但是,正當蕭何決定向劉邦推薦韓信的時候,韓信卻逃跑了。原來,劉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帶的人,劉邦被封為漢王,封地在漢中,地區偏狹,難以發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紛紛逃亡。韓信見劉邦沒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著跑了。
蕭何得知韓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來不及報告劉邦,跳上戰馬,連夜把韓信追了回來。劉邦原來以為蕭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氣。后來得知蕭何竟親自追回韓信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官,罵蕭何是小題大做。蕭何向劉邦詳細地介紹了韓信的情況,然后說:“韓信具有杰出的軍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輩子漢中王便罷,如要奪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蕭何的力薦,劉邦終于同意拜韓信為大將軍,并選擇吉日良時,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 韓信被劉邦拜為大將軍以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軍事才能,為劉邦統一天下、建立漢朝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劉邦做了皇帝以后,卻對韓信越來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韓信的兵權,由“齊王”改封為“楚王”;不久,又將韓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個“淮陰侯”。韓信閑住長安,郁郁不得志,被人陷害謀反,向劉邦的妻子呂后告發。呂后想把韓信召來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蕭何商議。最后,由蕭何設計把韓信騙到宮中,呂后以謀反的罪名把韓信殺害在長樂宮鐘室。 后人根據這段歷史,引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一成語來,比喻事情的成敗或好壞都由于同一個人。
3、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的出處 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38323.html
上一篇:如何做南瓜銀耳枸杞羹?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