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shí)間:2025-10-28閱讀(1)
|
紅花檵木的介紹:紅花檵木又名:紅繼木、紅梽木、紅桎木、紅檵花、紅梽花、紅桎花、紅花繼木,為金縷梅科、檵木屬檵木的變種,常綠灌木或小喬木。 紅花檵木多為自然式形態(tài),球形形態(tài),造型樁景形態(tài)。自然形態(tài)及球形形態(tài)測量自然高度,自然冠幅、造型樁景形態(tài)則需滿足造型托葉豐滿有層次感、質(zhì)樸古拙。樹皮暗灰或淺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紅褐色,密被星狀毛。花期4~5月,果期8月。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qū)。
形態(tài)特征(www.ws46.Com) 葉革質(zhì),卵形,長2~5厘米,寬1.5~2.5厘米,先端尖銳,基部鈍,不等側(cè),上面略有粗毛或禿凈,干后暗綠色,無光澤,下面被星毛,稍帶灰白色,側(cè)脈約5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全緣;葉柄長2~5毫米,有星毛;托葉膜質(zhì),三角狀披針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早落。
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白色,比新葉先開放,或與嫩葉同時(shí)開放,花序柄長約1厘米,被毛;苞片線形,長3毫米;萼筒杯狀,被星毛,萼齒卵形,長約2毫米,花后脫落;花瓣4片,帶狀,長1~2厘米,先端圓或鈍;雄蕊4個(gè),花絲極短,藥隔突出成角狀;退化雄蕊4個(gè),鱗片狀,與雄蕊互生;子房完全下位,被星毛;花柱極短,長約1毫米;胚珠1個(gè),垂生于心皮內(nèi)上角。
生長環(huán)境 紅花檵木喜光,稍耐陰,但陰時(shí)葉色容易變綠。適應(yīng)性強(qiáng),耐旱。喜溫暖,耐寒冷。萌芽力和發(fā)枝力強(qiáng),耐修剪。耐瘠薄,但適宜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長。產(chǎn)于湖南瀏陽市、長沙縣、江蘇蘇州、無錫、宜興、溧陽、句容等。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3854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