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2021春節是幾月幾日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2021年馬上就要來到了,很多朋友們都開始準備打年貨、買新衣、做衛生等等,做節假日規劃了,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新年的到來。那么農歷2020年的除夕是幾月幾號呢?什么時候開始過2021年春節呢?下面中睿百科網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吧。 ![]() 1、2021除夕節、春節時間 農歷2020年除夕時間是2月11日,大年三十,星期四。 2021年春節是2月12號,農歷時間是正月初一,星期五。 從2月12日開始正式進入辛丑年,故2021年是辛丑牛年,這一年是生肖牛年。公元2021年,公歷平年,共365天,53周。農歷辛丑年(牛年),無閏月,共354天。21世紀第3個1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 ![]() 2、各地年夜飯美食 2.1、餃子:全國人民都愛 如果說真的有一道菜可以代表年夜飯的話,那肯定是餃子了。“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除夕吃餃子,喜慶團圓,吉祥如意。 在餡料的選擇上,小伙伴們也是各種巧思。韭菜餡兒、白菜豬肉餡兒、香菇玉米餡兒、豬肉酸菜餡兒、鲅魚餡兒……甭管怎么弄,就是好吃。 2.2、雞:大吉大利 在東北,是不是一口鐵鍋可以燉一切?吃完了鐵鍋燉魚,哪能少得了鐵鍋燉小雞,加上一把野生小蘑菇,妥妥的一盤硬菜。 從北到南,新疆名菜大盤雞、山東扒雞、河南道香雞、四川口水雞、廣東白斬雞、整雞燉湯……每一只雞都逃不出中國人的胃。 從餐桌上普遍出現的大眾食材,到小地域的飲食選擇,不同地方總有特色。安徽的臭鱖魚、江浙一帶的年糕、魔都的八寶飯、北京人喜歡的烤鴨、云南的米腸、湖北的炸藕夾、陜西的攪團、福建的佛跳墻、河北的驢肉火燒……美食不只是單純地滿足飽腹之欲,更多的還是寄托了游子的鄉愁。 ![]() 2.3、魚:年年有余 在中華飲食文明史上,魚本就有“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吃魚,早已是傳統。 在湖南人的飯桌上,剁椒魚頭必須有姓名,青紅椒兩色、或是青紅黃三色的搭配,吃到嘴里,那一口直擊喉底的辣,才是漂泊一年最好的安慰。 同樣是吃辣,一盆水煮魚就是四川和重慶人民的心頭愛,浮著的干辣椒才是新年的味道。當然,家里的腌漬的酸菜也可以成就老少皆宜的酸菜魚。 再往南,廣東一帶的餐桌上,清蒸就是魚最好的歸宿。而在江浙滬一帶,蘇州的松鼠桂魚、杭州的西湖醋魚,也是很有講究的名菜。 不過,對于小滬來說,最愛的當屬東北的鐵鍋燉魚,再來上一盤玉米餅,那叫一個吃得舒服。 ![]() 3、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春節歷史悠久,由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于一歲(年)農事結束后在新一歲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歷法多有不同,年首也不一樣。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秦國歷法以十月為一年之首。漢代初期沿用這一習慣。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學家鄧平、落下閎等人制定《太初歷》,以建寅之月(通常為冬至所在月份后的第二個月)為正月年首,才和我們今天的正月一致。 經歷代發展,后人在早期歷法的基礎上逐漸完善為當今使用的農歷。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在全國推廣公歷,為做區別,稱傳統歷法為農歷、陰歷、舊歷或者夏歷等。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38768.html
上一篇:翡翠白玉羹怎么做?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