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獬豸是冷血動物嗎?司法神獸獬豸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獬豸又稱解豸,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其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它是公平、公正的象征。

相傳,獬豸為“中國司法鼻祖”——皋陶所飼養的寵物。《異物志》記載:“見人斗,則觸不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
鑒于獬豸性忠,公正。楚文王將象征獬豸角的裝飾制于帽冠上,希望自己像獬豸一樣明辨是非。后來,秦滅楚國,秦始皇將“獬豸冠”賞賜給御史,希望其能辨曲直,而獬豸冠也被命以法冠之名。此后歷朝歷代都把獬豸冠作為監察御史和中國傳統法律的象征。

曾在古潁州做過太守的北宋大文學家、書畫家蘇軾在《艾子雜說》中講了"獬豸辨好"的寓言故事。一次,齊宣王問艾子道:"聽說古時候有一種動物叫獬豸,你熟悉嗎?"艾子答道:"堯做皇帝時,是有一種猛獸叫獬豸,飼養在宮廷里,它能分辨好壞,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后吃下肚子。"艾子停了停接著感慨的說:"如果今天朝廷里還有這種猛獸的話,我想它不用再尋找其它的食物了!"這就將獬豸的能辨是非,引申到了官場,以官員為審視監督的對象。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后吃下肚子,不用再尋找其它的食物,諷刺當時的官場奸臣和貪官太多了。

封建監察官吏頭戴“獬豸冠”,公正執法、一身正氣、清正廉潔,留下了很多軼事。唐監察御史元稹不受權貴威逼利誘,對所轄洛陽地區的貪贓枉法狀況一一奏報彈劾,當地風氣為之一振;元張養浩面對元朝腐敗的吏治和日漸混亂的政局,犯顏直諫,上《時政書》,直斥朝政沉疴十害;明海瑞官右都御史期間,不事家財,力主嚴懲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賄,其去世時住處卻只有葛布制成的幃帳和破爛的竹器……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監察司法官員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武官穿飛禽,文官穿走獸,所謂的衣冠禽獸嗎?嚯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454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