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第三單元檢測卷一
時間:150分鐘 滿分:120分
一、語言知識及其運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阡陌(bǎi) 器皿 屋舍儼然(yǎn) 絕類彌勒
B.邑人(yì) 雎鳩 水尤清冽(liè) 凋欄相望
C.篁竹(huáng) 珮環 窈窕淑女(yǎo) 往來翕忽
D.箬篷(ruò) 修狹 蒹葭蒼蒼(jiān) 怡然不動
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欣然規往(規:打算,計劃)
B.心樂之(樂:以……為樂)
C.神情與蘇、黃不屬(屬:屬于)
D.溯洄從之(溯洄:逆流而上)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才通人/卿今者才略
B.明滅可見/不可久居
C.便扶向路/濟困扶危
D.乃記之而去/桃花源記
4.下列各句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
B.其岸/勢犬牙差互。
C.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D.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和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代表作品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己亥雜詩》和《飲酒》組詩等。
B.柳宗元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
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部分,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從漢朝起儒家將其奉為經典。
D.《傅雷家書》被稱為是“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通過一封封家書,傅雷教育兒子要勝不驕、敗不餒,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二、古詩文閱讀與積累(54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第6~7題。(4分)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6.下列對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詩每章開頭兩句寫景,渲染了蕭瑟冷落的氣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悵的心情。
B.這首詩三次運用“宛”字,給人以迷迷茫茫、若隱若現的感覺。
C.這首詩運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反復詠唱,表達了纏綿無盡的情感,委婉動人。
D.這首詩表現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著追尋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絕望情緒。
7.下列對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描寫道路的艱難曲折遙遠,從側面襯托青年對思念的姑娘的執著追求。
B.“蒹葭蒼蒼,白露為霜”采用的是《詩經》中常用的“賦”的手法,點明故事發生的季節在深秋,為詩歌創設了一個蕭瑟的意境。
C.“溯洄從之”和“溯游從之”是通過連續匆匆的尋求行動,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焦急和癡迷。
D.本詩第一章沒有直接抒情,沒有敘述主人公對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過行動含蓄表現內心的情感。
(二)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8~9題。(4分)
春光好
歐陽炯
天初暖,日初長。好春光。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
筍迸苔錢嫩綠,花偎雪塢濃香。誰把金絲裁剪卻,掛斜陽?
8.下列對詞的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全詞皆寫春光,上片寫特定環境的春景,下片寫對春天總的印象。
B.“萬匯此時皆得意,競芬芳”寫出了萬物在春風的吹拂下爭奇斗艷的景象。
C.“筍迸苔錢嫩綠”的意思是:春雨之后,新筍從點點如錢的綠苔地中迸發出來。
D.詞的下片后兩句描繪了早春園林夕照的美景。
9.下列對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首詞寫景狀物色彩鮮明,花團錦簇,柳絲夕陽,構成了一幅幅天然的畫卷。
B.詞的上片“得意”和“競”等詞語通過擬人手法濃墨重彩地表現出了熱鬧的春意。
C.“花偎雪塢濃香”與“筍迸苔錢嫩綠”對仗,景致互相映襯,香色盡現。
D.這首詞托物言志,表現了詞人的遠大抱負,表達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三)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0~13題。(12分)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0.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夾岸/數百步 B.其中/往來種作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D.乃/不知有漢
11.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緣________ (2)屬_______
(3)具________
1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留白,是繪畫藝術的一種手法,文學創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給讀者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你認為本文何處應用了這種手法?試簡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題。(12分)
云陽洞北小港記
趙 垣
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樹叢生,涼樾低蔭。沿港而西,竹籬映水,古屋參差。時疏雨乍過,新筍解籜①,薔薇盛開,人語不傳。惟聞山鳥喚晴,草蛙鳴動而已。
村之側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鐘。壘石其上,若棋局然,俗名棋盤山。其峰蓋慶忌塔②之址也。
峰之陽不數步,下視懸崖百尺,石壁繞池,壁如玦,池如鏡,如奩③初啟然。遂循崖而下,臨水坐。坐甫定,忽有聲自壁內出,各肖其人之聲。同游人相顧錯愕。始知陸士云所記小語小隱,疾語疾應,嘩然呼嘯,答響滿野,驚疑景況,語極真也。隨山東折,即港之陽。土阜隆然起者為金祝④墓。其廟在港南小流水橋上。
嗚呼,昔年血戰之地,今日徒見山高水深,惟留此叢祠,報賽⑤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⑥之酬耶?太息而返。
(選自《晚清文選》,有刪改)
【注】①解籜(tuò):脫殼。②慶忌塔:塔名。③奩(lián):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勝、祝威的合稱。金兵攻打杭州時,兩人率軍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敵眾,英勇就義。⑤報賽:祭祀。⑥勤事:盡職。
14.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 B.惟聞/山鳥喚晴
C.各肖/其人之聲 D.土阜隆然起者/為金祝墓
15.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1)臨____________
(2)肖____________
(3)惟____________
16.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其峰蓋慶忌塔之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隨山東折,即港之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閱讀下面一段文字,說說這段文字與上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文字各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閱讀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8~22題。(14分)
曾 鞏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鞏性孝友,父亡,奉繼母益至,撫四弟、九妹于委廢①單弱②之中,宦③學婚嫁,一出其力。為文章,上下馳騁,一時工④作文詞者,鮮能過也。少與王安石游,安石聲譽未振,鞏導之于歐陽修,及安石得志,遂與之異。神宗嘗問:“安石何如人?”對曰:“安石文學行義⑤,不減揚雄⑥,以吝故不及?!钡墼唬骸鞍彩p富貴,何吝也?”曰:“臣所謂吝者,謂其勇于有為,吝于改過耳。”帝然之。
(節選自《宋史》,有刪減)
【注】①委廢:家境衰敗。②單弱:弱小,無所依靠。③宦:出仕。④工:擅長。⑤行義:品行,道義。⑥揚雄:人名。
18.下面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奉繼母/益至
B.一時/工作文詞者
C.及/安石得志
D.鞏導之于/歐陽修
19.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3分)
(1)至____________
(2)一____________
(3)鮮____________
20.翻譯文中畫線句子。(4分)
(1)撫四弟、九妹于委廢單弱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石輕富貴,何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曾鞏為什么認為王安石“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自己的話說說文段中曾鞏的哪些品性值得我們學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詩文積累。(8分)
23.填補下列句子的空缺處。[第(1)-(6)題每空1分,第(7)-(8)題每空0.5分]
(1)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2)挑兮達兮,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皆若空游無所依。
(4)___________,輾轉反側。
(5)___________,天涯若比鄰。
(6)___________,同是宦游人。
(7)《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和平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運用對偶修辭方法,描繪洞庭湖雄偉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綜合性學習與寫作(56分)
(一)綜合性學習。(6分)
24.一部部璀璨的文學名著,引領我們走進一座座文學殿堂,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人生畫卷……為更好地領略名著的魅力,八年級(3)班擬召開“名著閱讀交流”綜合性學習交流會。交流會上,陳芬同學從網上搜集了下面的材料,請結合你對名著的閱讀體驗,談談你對“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的看法。(130字左右)
材料:某出版社在網上發布了一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在對近3000名讀者的意見進行統計之后,得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論:《紅樓夢》高居該榜榜首,是讀者們“吐槽”最多的“讀不下去”的書。不僅如此,在這份榜單前10名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盡數在列。至于讀者讀不下去的原因,主要是篇幅太長、語言難懂、時代久遠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寫作。(50分)
25.題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_________。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第三單元檢測卷答案
1.A(A.bǎi—mò;B.凋—雕;D.怡—佁)
2.C(屬:類似)
3.B(可以,能夠;A.僅/才干;C.沿著、順著/扶助;D.題,寫/古代一種文體)
4.B(其岸勢/犬牙差互)
5.A(《己亥雜詩》的作者是龔自珍)
6.D(“這首詩表現了主人公對意中人執著追尋的精神”是正確的,但并沒有體現主人公的“絕望情緒”)
7.B(采用“興”的手法)
8.A(上片寫總的印象;下片寫特定環境的春景)
9.D(“托物言志”“遠大抱負”有誤)
10.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1.(1)沿著,順著 (2)類 (3)詳細
12.(1)老人和小孩們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2)漁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聽完以后,他們都感嘆。
13.示例:“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薄熬哐浴钡膬热莺汀皣@惋”的內容文中都沒有具體體現,但讀者結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嘆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變遷,人們飽經戰亂之苦。
14.A(自云陽洞口/北行四十步)
15.(1)靠近 (2)像 (3)只
16.(1)那山峰大概就是慶忌塔的舊址吧。(2)隨著山勢往東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
17.《小石潭記》中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作者被貶后凄涼抑郁的心情;本文表現了作者的故國之思,抒發了物是人非、壯志難酬的感慨。
【譯文】從云陽洞洞口往北行走四十步,便見到了小港。小港上面花草樹木叢生,樹蔭低垂陰涼。沿著小港往西行,(只見)竹子做的籬笆倒映在水里,古老的房屋參差錯落。當時剛剛下過小雨,新生的竹筍脫去外殼,薔薇花開得正盛,人的聲音傳不出來。只聽見山中鳥雀呼喚,草中青蛙不斷鳴叫。
村落的旁邊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石峰就像一口大鐘覆蓋。石頭堆疊在上面,好像一副棋局的樣子,俗名叫作棋盤山。那山峰大概就是慶忌塔的舊址吧。
山峰的南面沒有幾步遠,往下看只見懸崖高聳,石壁圍繞著水池,石壁就好像是半環形的佩玉,池子就好像是一面鏡子,如同梳妝的鏡匣剛剛打開一樣。于是沿著山崖往下走,靠近水邊坐下來。剛剛坐下,忽然聽到有聲音從石壁里發出,各自像某個人的聲音。一起游玩的人都相互看著,感到很驚訝。才知道陸士云記錄的細小的話語細細地隱藏起來,很快的話語得到很快的回應,大聲喧嘩喊叫,應答的聲音漫山遍野,此情此景,令人感到驚疑不已,那些話語像真的一樣。隨著山勢往東折返,就是小港的北面。一座隆起的土山是金勝、祝威的墳墓,他們的祠廟在小港南面小流水的橋邊。
唉,往年浴血奮戰的地方,今天看上去已是山高水深,只留下了這叢林里的祠廟,供后人奔走祭祀了。村野老人和孩童,他們也知道盡職盡力實現愿望嗎?嘆息著返回。
18.D(鞏/導之于歐陽修)
19.(1)周到、周全 (2)全、都 (3)少
20.(1)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2)王安石把富貴看得很輕,吝嗇什么呢?
21.因為曾鞏覺得王安石往往不能知錯就改。
22.曾鞏的孝順、有擔當、公正、待人真誠等品性值得我們學習。
【譯文】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曾鞏品性孝順父母,與兄弟友愛,父親去世后,他侍奉繼母更加周到,在家境衰敗、無所依靠的情況下,撫育四個弟弟、九個妹妹,他們的讀書、出仕和婚嫁,全都由他出力操辦。曾鞏寫文章,涉獵廣泛,氣勢很盛,當時擅長寫文章的人,很少有能超過他的。年輕時與王安石交往,王安石當時聲譽不大,曾鞏將他引薦給歐陽修。等到王安石得志后,曾鞏對他有了不同的看法。神宗曾經問曾鞏:“王安石是怎樣的人?”曾鞏回答說:“王安石的學問品行,不在揚雄之下,但因為他吝嗇的緣故所以比不上揚雄。”皇上說:“王安石把富貴看得很輕,吝嗇什么呢?”曾鞏說:“我所說他吝嗇,是說他勇于作為,但吝嗇于改正自己的過錯啊?!鄙褡谫澩倪@個看法。
23.(1)青青子衿 (2)在城闕兮 (3)潭中魚可百許頭 (4)悠哉悠哉 (5)海內存知己 (6)與君離別意 (7)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 (8)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
24.示例:平心而論,閱讀經典的確是要花費些時間和精力的,特別是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靜心讀一本好書幾乎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近年來,社會上流行所謂“淺閱讀”“快閱讀”“碎片化閱讀”甚至“讀圖”之類的概念,恰恰是迎合乃至強化了今天讀者的浮躁心理,毫不客氣地說,此類之風盛行,正是導致閱讀“去經典化”、名著“讀不下去”的罪魁禍首。(6分,其中觀點鮮明2分,語言表達4分)
25.略。
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測試二
(考試時間120分鐘,總分100分)
一、積累和運用(17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詰問(jí) 震悚(sǒng) 塌敗(tā) 傴僂(lǚ)
B.煩躁(zào) 門檻(kǎn) 霹靂(pī) 土匪(fěi)
C.眼翳(yì) 頭顱(lóu) 麥茬(cá) 惶恐(huǎng)
D.鄙薄(báo) 滯笨(zhì) 瘡疤(chuāng) 愧怍(zà)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2分)
A.絮說 鑲嵌 凹凼 低眉順眼
B.自矜 厚到 醒悟 大庭廣眾
C.尷尬 骷髏 啄磨 切切嚓嚓
D.書齋 煩鎖 唌水 微不足道
3.選詞填空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1)韓麥爾先生見了我,很( )地說:“快坐好,小弗郎士”。
(2)一到夏天,睡覺時她(阿長)又 ( )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
(3)他(老王)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 )地轉過身子。
(4)他(父親)忽然 ( ),臺階是水泥抹的面,不經磕。
A.柔和 伸開 笨拙 領悟
B.溫和 張開 滯笨 覺悟
C.溫和 伸開 滯笨 醒悟
D.溫柔 展開 呆笨 醒悟
4.古詩文默寫。(6分)
(1)獨坐幽篁里, 。
(2), 散入春風滿洛城
(3)故園東望路漫漫,。
(4),關山度若飛 。
(5) ,出郭相扶將。
(6)當窗理云鬢, 。
5.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完成相關的問題。(3分)
①懂事的境界,就像孔子講的《從心所欲,不逾矩》。②我們會獲得回報,也許一時半會覺察不到,但隨后會慢慢發現,腳下的路越走越寬,而社會好像也沒有和我們作對,頗有漸入佳境之妙。③也許,之所以前路坎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們自身的問題。④也就是說,( ) 世界不對,( )自己不夠好。
(1)第①句有一處標點符號使用錯誤,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橫線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句有一處語病,請將修改意見寫在下面橫線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第④句橫線上填上恰當的關聯詞語,使句子銜接自然。(1分)
6.名著閱讀。(2分)
肚中有了點食,他顧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許多,那條破褲已經臟得不能再臟。他懶得動,可是要馬上恢復他的干凈利落,他不肯就這么神頭鬼臉地進城去。不過,要干凈利落就得花錢,剃剃頭,換換衣服,買鞋襪,都要錢。手中的三十五元錢應當一個不動,連一個不動還離買車的數兒很遠呢!
(1)文段中的“他”是 ( ) 。(1分)
(2)請聯系原著內容,說說文段中的他這時經歷了什么?(1分)
二、綜合性學習(7分)
7.學習了《回憶魯迅先生》和《阿長與山海經》以后,班級開展了以“讀魯迅作品,學魯迅精神”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請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務。(7分)
[辨識作品]小明收集了魯迅的四篇作品,請你幫他選出不屬于《朝花夕拾》的一篇( )(2分)
A.《二十四孝圖》 B.《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C.《社戲》 D.《父親的病》
[探究名言]下面是小鵬摘抄的魯迅名言,這些名言反映了魯迅的哪些精神?請你分別用四字詞語概括。(概括出三種精神即可)(2分)
名言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
名言四:單是說不行,要緊的是做。
名言五: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
[一展所長]閱讀了《駱駝祥子》后,班里欲圍繞這部作品出一期黑板報。請為這期黑板報設計三塊合理可行的欄目。(3分)
三、閱讀與理解(3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完成8~11題。(10分)
父親的準備是十分漫長的。他今天撿回一塊磚,明天又撿進一片瓦,再就是往一個黑瓦罐里塞角票。雖然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認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個月種田,四個月去山里砍柴,半個月在大溪灘上撿屋基卵石,剩下半個月就是編草鞋和過年。
大熱天父親挑一擔谷子回來,身上淌著一大片汗,顧不得揩一把,就往門口的臺階上一坐。他開始“磨刀”?!澳サ丁本褪沁^煙癮。煙吃飽了,“ 刀”快,活做得去。
臺階旁栽著一棵桃樹,桃樹為臺階遮出一片綠陰。父親坐在綠陰里,經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這時,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
父親磨好了“刀”。去煙灰時,把煙槍的銅盞對著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倉了,春花也種下地,父親穿著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為家燒,二為賣錢,一元一擔。父親一天砍一擔半,得一元五角。那時我不知道山有多遠,只知道父親雞叫到第三遍時出發,黃昏貼近家門口時歸來,把柴靠在墻根上,很疲倦地坐在臺階上,把已經磨穿了底的草鞋脫下來,壘在門墻邊。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
父親就是這樣準備了大半輩子。塞角票的瓦罐滿了幾次,門口空地上鵝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終于覺得可以造屋了,便選定一個日子,破土動工。
8.父親為了造有高臺階的新屋,做了哪些事?(2分)
9.說出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義。(3分)
父親坐在綠陰里,經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見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那里栽著幾棵柳樹,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卻搖不散父親那專注的目光。
10.從選文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簡要分析。(3分)
11.父親為了造有高臺階的新屋所做的準備,對你有什么啟發?(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12~15題。(10分)
擺渡老人
李文忠
①讀中學時,學校設在鄰村,與我們村有一條河隔著,便認識了那擺渡老人。
②當時,那老人一直是我們取樂的對象。每到放學,肚子餓得直叫的我們便一窩蜂向渡口跑去,擠在那兒。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爭先恐后地向船上躍去。雖然老人很有經驗,未到岸邊便做好回撐的準備,但超載和落水的事仍然時有發生。超載時,船上的,岸上的,都望著老人手忙腳亂的樣子大笑。夏天下雨時,大家總是把傘迎著風,看著渡船被吹到離渡口好遠的地方,老人一番折騰,將船撐到渡口,我們便哄笑著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數冬天(當時我是這樣認為的)。冬天很冷,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每天早晨,當我們趕到渡口時,總看見老人在那邊晃著船,好長時間,才把船晃過來。望著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勢,我們總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我們往往因此耽誤了早讀,但我們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遲點起來,反正去早了也過不了河。我們都為找到一個偷懶的理由而感到高興。當時的我們,是“心憂讀書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別冷,我因有事起了個早,吃過早飯后,便不緊不慢地向學校走去。到渡口時我驚奇地發現,那老人不是我預料的那樣正在“跳舞”,卻已經到了這邊。我和他攀談起來。我問他:“你今天怎么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聲,緩緩地說:“許是人老了,早上總起不來。昨天聽學校說耽誤了學生上早讀,今天我就起了早。誰知等了好長時間,才來了你一個人?!闭f完,便送我過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頭對我說道:“你們小孩子可要好好讀書啊?!蹦请p眼中竟滿含著期待和愛意,我心中一震,看著老人瘦弱的身體,沾滿冰碴的白胡子,一雙手凍得發紫,猛地問道:“你干啥要吃這份苦呢?”好久,老人長嘆一聲說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他曾吵著要上學,但終究沒上成。后來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對不起他,我在這兒擺渡,接送你們上學,心里好受些。”談話間,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邊撐去??粗先说谋秤埃也辉俑械奖孔究尚?,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了。以后,我們上船再也沒有起哄。于是老人飽經風霜的臉上出現了笑容。
⑦再后來,兩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最后一次過河時,老人對我們說:“以后不再送你們過河了,你們要記住,好好讀書?!?/p>
⑧“好好讀書”,這句話一直留在我記憶中。
⑨真想再見見擺渡老人。
12.本文具體描述了擺渡老人接送“我們”過河上學的辛勞。先寫老人因“我們”的________而手忙腳亂,一番折騰;再寫因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過來”;最后寫老人不顧自己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們”過河上學。(3分)
13.賞析第⑤段畫橫線的句子。(3分)
14.結合全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2分)
原先,擺渡老人在孩子們的眼里是一個___________的形象;后來,擺渡老人在孩子們的心中卻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形象。
15.“擺渡老人”中的“擺渡”可以理解為老人對“我們”生活、思想上的幫助。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擺渡者”。請你展開聯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寫一個句子。(2分)
示例:“希望工程”把貧窮的孩子擺渡到求知的校園。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6~19題。(12分)
賣油翁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蹦巳∫缓J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
碎金魚
陳堯咨善射,百發百中,世以為神,常自號曰“小由基”①。及守荊南回,其母馮夫人問:“汝典郡②有何異政?”堯咨云:“荊南當要沖,日有宴集,堯咨每以弓矢為樂,坐客罔不③嘆服?!蹦冈唬骸叭旮附倘暌灾倚⑤o國家,今汝不務行仁化而專一夫之伎④,豈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魚⑤。
【注釋】①由基:養由基,戰國時楚國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務。③罔不:無不。④伎:同“技”。⑤金魚:古人的一種佩飾。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含義。(4分)
(1)公亦以此自矜 ( )
(2)但微頷之 ( )
(3)及守荊南回 ( )
(4)豈汝先人志邪? ( )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爾安敢輕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頷之 但當涉獵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辭爺娘去
D.但手熟爾爾安敢輕吾射
18.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2分)
(2)坐客罔不嘆服。(2分)
19.賣油翁為什么“但微頷之”?陳堯咨的母親為什么“杖之”?(2分)
(四)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 20~21題。(4分)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20.本詩一二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分)
21.請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楊花”“漫天作雪飛”的情景。(2分)
四、作文(40分)
22.按照要求作文。(40分)
作為中學生,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我們擁有青春,擁有激情,然而有時我們又會埋怨命運不公,感嘆生活太累。其實,豐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們珍惜的有許多許多……
請以“珍惜所擁有的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后寫作;②可以大膽選擇你最能夠駕馭的文體,寫你最熟悉的內容,表達你的真情實感;③不得透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
七年級語文第三單元測試題
參考答案
一、積累和運用(17分)
1.(2分)B 2.(2分)A 3.(2分)C
4.(6分)
(1)彈琴復長嘯 (2)誰家玉笛暗飛聲
(3)雙袖龍鐘淚不干 (4)萬里赴戎機 (5)爺娘聞女來 (6)對鏡帖花黃(每空1分,如有錯字、別字、加字、漏字,該空不得分。)
5.(3分)⑴(1分)將《從心所欲,不逾矩》改為“從心所欲,不逾矩”。
(2)(1分)“之所以”和“的原因”任意去掉一個。
(3)(1分)不是 而是
6.(2分)(1)祥子 (2)車被大兵搶去了,自己死里逃生,順手牽了三匹駱駝,賣了35元錢。
二、綜合性學習(7分)
[辨識作品] (2分) C
[探究名言](2分)愛憎分明、珍惜時間、勤奮努力、勇于實踐、勤于探索、行勝于言
[一展所長] (3分) (合理可行即可)
三、閱讀與理解(36分)
(一)(10分)
8.(2分)撿磚、瓦、屋基卵石 種田砍柴賣錢 往瓦罐里塞角票。
9.(3分)“專注的目光”遙看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運用神態描寫,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對高臺階的羨慕與向往。“柳樹枝老是搖來搖去”“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運用自然環境描寫,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親的心愿與追求一時不能實現的苦悶與不甘。
10.(3分)勤勞、頑強 純樸、善良、謙卑。(能根據文本分析合理即可)
11.(2分)要有長遠的生活目標 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等。
(二)(10分)
12.(3分)惡作劇(淘氣、調皮) 河面結冰 年老體弱(3分,每空1分)
13.(3分)這句是心理描寫,“我”知道了老人失去可愛的兒子深感痛苦,于是把父愛轉移到“我們”身上,所以“我”深感愧疚,也對老人充滿了感激
14.(2分)可笑 可敬
15.(2分)(聯想合理即可)
示例:①老師把學生擺渡到知識的王國。
②小小電腦把我們擺渡到廣闊無垠的信息海洋。
16.(4分)(1)自夸 (2)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3)等到 (4)難道(每個1分,共4分)
17.(2分)D
18.(4分)(1)(2分)(賣油翁)看見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對此微微點頭。
(2)(2分)在坐的人沒有不嘆服的。
19.(2分)因為賣油翁覺得陳堯咨射技高超,只不過是手熟而已。
陳堯咨的母親認為陳堯咨只圖自己享受而荒廢政事,辜負了父母對他忠君報國的期盼。
(四)(4分)
20.(2分)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描繪的晚春景致生動而有奇趣。(能圍繞擬人化修辭進行賞析即可得2分)
21.(2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樣,又輕又白,漫天飛舞,隨風飄蕩。(描繪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一分,語言生動流暢得一分)
四、作文(40分)
22.(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6227.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