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中考語文古詩賞析題集(中考語文古詩詞鑒賞)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本題選自2021年山東省煙臺市中考語文真題】
慧學的王《中考語文·古詩鑒賞專題》
閱讀下面清詩,完成下面小題。(4分)
種 松
【清】宋犖
一片青蔥色,移來歷萬峰。
數枝初伴鶴,孤干已猶龍。
日瘦陰還薄,風多響自重。
歲寒堪寄傲,何必大夫封?
【注釋】①日瘦陰還薄:陽光暗淡,陰云迫近。②大夫封:《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禪泰山,遇暴風雨,避雨松樹下,封松樹為“五大夫”。
宋犖(1634—1713),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河南商丘人。以大臣子蔭入充侍衛。康熙中,出為黃州府推官,遷江西巡撫,轉江寧巡撫,官至吏部尚書。
10. 請發揮想象和聯想,將詩句“數枝初伴鶴,孤干已猶龍”所展現的畫面描寫出來。
在微弱的陽光照耀下,松樹上數條橫生的枝干顯得更加優雅,寒風吹過,樹枝搖曳,引來云鶴與之相伴,而那些獨生的樹干枝枝剛勁有力,好似騰空的蒼龍。 【解析】考查描繪詩中畫面的能力。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描寫畫面題,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句子大意是“數條枝干引來云鶴相伴,獨生的樹干已經長得遒勁似龍了”。抓住詩句中的意象及特點發揮想象,句子中的意象有“枝干”“云鶴”“孤干”等,其特點是橫生的枝干搖曳生姿,引來云鶴相伴,“孤干”則蒼勁有力,像騰飛的蒼龍,聯系上下句加上背景“日光微照”“寒風吹過”,構成一幅畫面。
11. 詩歌運用了 用典 的手法,表達作者清廉孤傲、堅持為民的志趣。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內容和詩人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題要求考生熟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結合詩人的寫作背景、詩中的意象、表現手法等進行分析理解。
本題從“寫作手法及情感”入手。聯系全詩內容分析:“從遠處山峰上移植過來的松樹”,并沒有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本性,仍然“枝干橫生搖曳多姿、蒼勁有力”,“在陽光微弱,陰云迫近,寒風作響時,松樹尤顯莊重”“在寒冷的冬季堅挺不凋即足以傲世”可見其不受環境影響,堅持自我:“何需有大夫的封號呢?"反問句,即沒有“大夫”的封號也一樣堅持自己的志趣,“大夫封”運用了秦始皇封松樹為“五大夫”的典故,表達了作者不屈服于環境,堅持清廉、堅持為民的志趣。

若有謬誤之處,還請條友指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638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