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一、詩人簡介: 王績【jì】(585—644),唐代醫生、著名詩人。字無功,號東皋子,絳州(今屬山西.河津市)人。其兄王通亦是當時名醫,績嘗任秘書正字,后借故辭歸,專心以醫藥濟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績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際,曾三仕三隱。
二、詩歌批注





三、詩歌主旨:這首五言律詩通過描寫山野秋景,在蕭瑟恬靜的氛圍中,流露出詩人孤獨抑郁的心緒,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黃鶴樓》筆記一、作者簡介: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 ,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縣),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詩人,曾擔任許州扶溝縣尉,官位一直不顯 ,后游歷天下,天寶九載前后曾任監察御史 ,官至司勛員外郎,天寶十三載卒。
二、創作背景: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黃鶴樓因其所在之武昌黃鶴山(又名蛇山)而得名,傳說古代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見《齊諧記》);又傳說費祎登仙駕鶴于此(見《太平寰宇記》),這首詩就是從樓名之由來寫起的。詩人登臨黃鶴樓,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詩興大作,創作了這首詩。
三、詩歌分析:



四、重難點分析:
詩人登上黃鶴樓,極目遠望,看到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詩人描繪這樣的畫面表達了怎樣的情懷?
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使至塞上》筆記一、詩人簡介:王維(701—761),字摩詰,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他一生寫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他的畫畫得也好,所以蘇軾稱贊他的詩畫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著有《王右丞集》。
二、詩歌詳細批注:



三、重難點解析: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賞析其“詩中有畫”的特點。
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
其次,它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線條簡約優美。
第三,色彩豐富。黃沙、紅日 、白煙,對比鮮明。
2、這首詩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本詩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悲壯與孤獨情懷。
《渡荊門送別》筆記一、詩人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 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杜甫并稱“李杜”。他的詩雄壯豪邁,氣勢磅礴,充滿大膽的想象和夸張。具有浪漫主義的風格。
二、創作背景:李白青少年時期是在蜀中度過的,把蜀地當作自己的故鄉,所以他有不少詩篇抒寫對蜀中生活的懷念之情。
三、詩歌內容分析:





四、主題歸納: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詩人從蜀地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情感。
《錢塘湖春行》筆記一、詩人簡介: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著《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寫作背景:此詩是長慶三年或四年(823——824)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詩人早春游湖,面對湖光山色,鶯歌燕舞,草色花香,心情十分愉快。詩中字里行間流露著喜悅、輕松的情緒和對西湖春色細膩新鮮的感受。詩的風格自然清新,娟秀明麗。
三、詩歌重點批注:





四、詩歌小結:這首詩描繪了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贊美了西湖美好景色,表現詩人的喜悅及對湖光山色的無比熱愛之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10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