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初中閱讀艾青詩選主要內容(中考語文名著導讀)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5)
中學語文好教師
作者簡介
艾青(1910年03月27日—1996年05月05日)是一位偉大的中國現代詩人。原名蔣海澄,筆名莪伽、克阿等。浙江金華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以后陸續出版詩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陽》(1947)等,筆觸雄渾,感情強烈,傾訴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詩集有《歡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發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贊歌》等詩作。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勛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
詩歌風格
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之歌,內容更為廣泛,思想更為渾厚,情感更為深沉,手法更為多樣,藝術更為圓熟。
五、閱讀題
(一)閱讀《黎明的通知》中的選段,回答問題。
①為了我的祈愿
詩人啊,你起來吧
②而且請你告訴他們
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③說我已踏著露水而來
已借著最后一顆星的照引而來
④我從東方來
從洶涌著波濤的海上來
⑤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又將帶溫暖給人類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請帶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
和遠方的沉浸在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
⑧請他們來歡迎我——
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話回答。
“ 黎明” 的任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人的任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借助聯想和想象來理解③④兩節的意境,填空。
“露水”“最后一顆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來的_____,
“東方”“海上”則具體說明了“黎明”到來的___________,
“洶涌著波濤”則說明了“黎明”歷經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來的情狀。
3. 簡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類/ 和遠方的沉浸在
苦難里的城市和村莊”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讀《大堰河——我的保姆》(節選),回答問題。

①我是地主的兒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
大堰河的兒子。
大堰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養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
你的關閉了的故居檐頭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
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 “我”既是地主的兒子,又是大堰河的兒子,這樣說是否矛盾?為什么?
2. 第②節中寫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三)閱讀《樹》,回答問題。
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伸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下列關于上面的詩歌的理解與分析,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樹”象征著那些在抗日戰爭時期不屈于敵人的威逼利誘,頑強抗爭,緊密團結在一起的革命者們。他們正如詩中的“樹”——雖“彼此孤離地兀立著”,但“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B. 這首詩熱情贊美了革命者的剛正不屈,堅強勇敢,團結互助,心系祖國的革命精神,鼓舞著人們肩負起解救國家的重任。
C. 寫法上,這首詩還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地面上樹的間隔,
地面下根的糾纏,這更體現了革命者們在敵人的威脅下不出賣同伴,他們的心緊密相連。
D. 本詩的動詞生動地表現出革命者的神態與行為,如“兀立”“伸長”“糾纏”等詞語。
(四)閱讀《煤的對話》,回答問題。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1. 結合這首詩的主旨,說說詩人為什么以煤作意象。
2. 有人評價這首詩的藝術特點時說:“強烈的反差,激起讀者感情的波瀾。”對此,你是怎樣認識的?
(五)閱讀《礁石》,回答問題。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沫、散開……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岸
回答:
1.詩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2.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3.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4.從內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詩的特點。
5. 全詩采用了_______的藝術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歌詠,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內涵。詩歌形象_______、_______,洋溢著一種________________情緒。
答案
一、填空題。
1.蔣海澄或蔣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
2.土地,光明;太陽,火把。
3.大堰河
4.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5.毛澤東
6.魚化石
二、選擇題。
答:1.D 2.C 3.A (解析:A.應該是象征著堅韌不拔、樂觀自
信的人們。)
三、判斷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 2. √ 3. × 4. √
四、綜合性學習:
答:(1)舉行詩歌朗誦會開展詩歌知識競賽
(2)全詩采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歌詠,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內涵。詩歌形象明朗純凈,洋溢著一種昂揚奮發的樂觀情緒。
五、閱讀題。
(一)閱讀《黎明的通知》中的選段,回答問題。
1.我將帶光明給世界/ 又將帶溫暖給人類。
告訴他們/ 說他們所等待的已經要來。
2.時間,方位地點,迢迢長路和驚濤駭浪。
3.詩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動派對敵占區人民的蒙蔽和謊騙,掃除縈繞在那些人們心頭的迷霧、悲觀論,讓所有正遭受著苦難的人民立即行動起來,準備迎接這“白日的先驅,光明的使者”——黎明。
(二) 閱讀《大堰河——我的保姆》(節選),回答問題。
答:1.不矛盾。在詩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親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個不祥之人,在他們那,我,沒有享受過父母對孩子的寵愛,甚至還有后來“我”回家后,覺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卻感受到了父母般的愛,大堰河也將“我”當作親生的,她做著吃乳兒婚酒的夢,這也表現出“我”對大堰河如對母親般的愛。
2.寫了雪、墳墓、瓦菲、園地、石椅這些意象,這些意象讓人感覺很悲傷,也透露出“我”對于大堰河的愧疚。
(三)閱讀《樹》,回答問題。
答案:C
(四)閱讀《煤的對話》,回答問題。
答:1.煤具有深藏地下,熱能巨大,一旦燃燒便烈火熊熊的特點,這和被壓迫民族有著某些相似點,因此以煤作為這首詩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強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靜的問話與煤熾熱如火的回答之間的一冷一熱的反差,這樣寫,用“我”的冷靜反襯煤的熱烈,使煤的自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
(五)閱讀《礁石》,回答問題。
答案:1.“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對一切厄運而又頑強不屈的人。
2.擬人、比喻、對偶。
3.熱情歌頌了面對厄運,仍然堅強不屈的樂觀精神與豁達的胸襟。
4、內容上:《礁石》用了一種具體可感的形象表現了一種剛毅的神。不具體描形而是重在繪神,寫出了一種永存的景象。詩中修辭方法多種,又重在擬人,意蘊回味悠長。形式上節律自由、靈活。
5、象征。明朗、純凈,昂揚奮發的樂觀。
問答題:
1、艾青詩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陽,請結合具體的詩歌,說說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太陽表現了作者怎樣的追求?
答:“土地”這個意象,凝聚著詩人對祖國、人民以及對大地母親深沉的愛,對祖國命運深沉的憂患意識。(《我愛這土地》等)“太陽”的意象表現了詩人對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熱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陽》和《黎明的通知》等)
2、艾青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
答:艾青早期的詩歌,注重通過描寫具體可感的事物來引起感覺、發揮聯想、捕捉和選擇意象以凝結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詩歌藝術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3、《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誰?作者在詩歌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答: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了對貧苦農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4、“活著就要斗爭,在斗爭中前進,當死亡沒有來臨,把能量發揮干凈。”——《魚化石》。這里詩人借助魚化石的什么特點,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感情?
答:由艾青出生封建家庭以及這句“活著就要斗爭,在斗爭中前進”可以體會到,詩人對革命的崇高熱情、不懈努力,對革命的奉獻生命的偉大思想感情。在死亡沒有來臨,把能量發揮干凈”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生命的熱愛、對生命的贊嘆、贊賞,以及奉獻自己、貢獻力量的偉大情懷。
5、對《我愛這土地》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A.詩人未用珠圓玉潤之類詞語而用嘶啞來形容鳥兒鳴唱的歌喉,使人體味到歌者經歷的坎坷、悲酸和執著的愛。
B.關于土地河流風黎明的一組詩句,抒寫了大地遭受的苦難、人民的悲憤和激怒、對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這兩句詩形象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意。
D.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兩句詩中的我,指喻體鳥而不是指詩人自己。
答: D (因為從這句開始,那個比喻性的“假如”已經不存在了。“我”不再是假設的“鳥”,而是真實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6.北方是悲哀的而萬里的黃河洶涌著混濁的波濤給廣大的北方傾瀉著災難與不幸;而年代的風霜刻劃著廣大的北方的貧窮與饑餓啊。
選自艾青的《北方》。
7.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你的關閉了的故居檐頭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你的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答:選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8 .朗讀下列詩句,用“/”劃出句中停頓。
①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②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9.艾青,原名蔣正涵,號海澄,曾用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華人。中國現代詩人。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
10.艾青于1910 年陰歷2 月17 日生于浙江金華的一個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歡這個“克父母”的嬰兒,就托付給乳母——“大堰河”收養,然而這個婦女卻十分疼愛他。
11.請寫出《艾青詩選》中對你影響最深的三部作品。
答:《大堰河——我的保姆》(詩集)
《我愛這土地》(詩集)
《北方》(詩集)1
《他死在第二次》
《向太陽》(長詩)
《曠野》(詩集)
《反法西斯》(詩集)
《吳滿有》(長詩)
《黎明的通知》(詩集)
《愿春天早點來》(詩集)
《雪里鉆》(詩集)
《獻給鄉村的詩》(詩集)
《走向勝利》(詩集)
《歡呼集》(詩集)
《寶石的紅星》(詩集)
12. 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選自《我愛這土地》。試分析此節中作者如何將全文推向高潮?
答:在詩的第二節,作者筆鋒一轉,由上文對歌唱者動態的描述,轉而對“我”進行了一個近鏡頭的特寫。這是以設問的方式進行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眼里常含淚水”這樣一個靜態的特寫,表現了悲憤痛苦的情感恒久縈繞于“我”的心中。“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現實,對祖國愛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強烈。最后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緒的濃縮。艾青以這兩句詩,抒發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
第二節的一問一答,詩人由借鳥抒情轉入直抒胸臆:“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太“深沉”太強烈的土地之愛,已使詩人難以訴諸語言,只能凝成晶瑩的淚水。“深沉”一詞也許達不到與實際感情相應的表達強度,于是,其后緊跟的六個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動著潛流地火般的激情,更為沉重地叩擊著讀者的心房,激起讀者持續的共鳴。全詩在這問答中達到高潮,那熾熱、真摯的愛國情懷,留下不盡的余韻。
13.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選自《我愛這土地》,此節中分別描述了鳥兒歌唱的四個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它們的核心是土地。
14.蔭路種夾竹桃,我還是第一次聽見.平常所見的夾竹桃都是種在大花盆里,只有一人高.種在街上,那該有多高,而且花要比杜鵑大得多,條條街上都種了夾竹桃,該有多美.于是,我的腦子里,湛江和夾竹桃就連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了.我對湛江久久地響往.。出自艾青的散文《湛江,夾竹桃》。
15.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誠摯,詩風清新,轟動詩壇。
16.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實踐著他“樸素、單純、集中、明快”的詩歌美學主張。
17.但你是沉默的,連嘆息也沒有,鱗和鰭都完整,卻不能動彈;你絕對的靜止,對外界毫無反應,看不見天和水,聽不見浪花的聲音。此節選自《艾青詩選》的《魚化石》
18、《礁石》中的含著微笑看著海洋有什么含義?
答:顯然,此詩詠礁石,并非以詠礁石為目的,而是借詠礁石而詠人抒懷。詩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義。向礁石“無休止地撲過來”的浪,象征著迫害他人的人;而傷痕累累,卻依然挺立,“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的礁石,則象征著堅韌不拔、樂觀自信的人們。
詩的第二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兩幅對立的畫面。一幅是礁石渾身傷痕累累,“象刀砍過的一樣”;另一幅則是礁石“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畫面之間,對照鮮明。這里,借助“站”、“含著微笑”等詩語,賦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并將其長期受浪迫害卻依然堅強不屈、樂觀自信的精神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19、艾青的《太陽的話》全詩運用那些寫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擬人的修辭手法,便于運用對話和呼告的方式來抒發感情,使語氣顯得更親切,更容易與讀者親近。
20、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無數的我們的年老的母親,就像異邦人不知明天的車輪要滾上怎樣的路程?──而且中國的路是如此的崎嶇,是如此的泥濘呀。出自艾青:《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21、艾青詩歌的藝術特性還有一個要素就是“憂郁”,我們叫它“艾青式的憂郁”。如何看待這種憂郁?
答:這種憂郁里,浸透了詩人對國家、人民的極其深沉的愛,更表現了使人對生活的忠實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憂郁并不是消極的,其所給予讀者的是一種“深沉”的力量,表現的是他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和堅定的信念。
22、艾青詩歌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答:愛國主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14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