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的定義是什么
發(fā)布時間:2025-11-01閱讀(2)
1、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或者“固體瓦斯”和“氣冰”。其實是一個固態(tài)塊狀物。天然氣水合物在自然界廣泛分布在大陸永久凍土、島嶼的斜坡地帶、活動和被動大陸邊緣的隆起處、極地大陸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內陸湖的深水環(huán)境。2、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可燃冰”。其資源密度高,全球分布廣泛,具有極高的資源價值,因而成為油氣工業(yè)界長期研究熱點。自上世紀60年代起,以美國、日本、德國、中國、韓國、印度為代表的一些國家都制訂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fā)研究計劃。迄今,人們已在近海海域與凍土區(qū)發(fā)現(xiàn)水合物礦點超過230處,涌現(xiàn)出一大批天然氣水合物熱點研究區(qū)。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