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知識點一、內容賞析,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七下語文第5課黃河頌預習筆記?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七下語文第5課黃河頌預習筆記
知識點
一、內容賞析
(一)序曲
1.文章從結構上共分為幾大塊?
兩塊。第一段是朗誦詞也就是序曲部分,第二段是歌詞即文章的主體部分。
2.在第一段中,朗誦詞開宗明義的說出了黃河表現出我們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偉大堅強
3.黃河表現了中華民族偉大而又堅強的精神,請問這里運用了什么修辭?
擬人。
(二)主體:望黃河
1.詩人在這里運用擬人手法把人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品質及情感特征賦予了黃河,為什么黃河能代表民族的精神?首先我們來看詩人描寫黃河的形象和氣勢的詩句。詩人對黃河形象及氣勢的描繪從哪里到哪里?
明確:從“我站在高山之巔”到“劈成南北兩面”
2.這部分內容在文中可由一個字來統領,應該是哪個字?
望。
3.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詩人使用了哪些詞語來描繪黃河的形象和氣勢?
滾滾、奔向、驚濤澎湃、萬丈狂瀾、宛轉、九曲連環、劈成等。
(三)主體:頌黃河
1.望黃河波濤滾滾,頌黃河氣壯山河。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來歌頌黃河的偉大貢獻的?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哪句話?
分割三層意思提示性的句子是“啊!黃河!”
(1)歌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指出了黃河的歷史貢獻。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中華文化在黃河流域產生、發展、壯大,黃河哺育了世代炎黃子孫。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衛著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
黃河天險在地理上可以作為軍事屏障,黃河的偉大堅強精神,更足以成為民族精神的城防。
(3)歌頌黃河流域寬廣,澤被眾生,黃河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勵著中華民族。
2.作者從外在形象,內在精神充分象征了我們中華民族什么樣的精神?
偉大堅強
(四)尾聲
望黃河詩人心潮澎湃,對著黃河詩人有唱不盡的頌歌,最后詩人代表中華兒女發出向它學習的誓言,學習黃河什么樣的精神?
偉大堅強的精神
二、理解主題
1.作者僅僅是在寫黃河嗎?他借歌頌黃河,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
不是。歌頌了中華民族頑強的奮斗精神與不屈的意志,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2.在我們心中,“祖國”不是一個普通的名詞,她意味著大地、江河、民族等等。愛祖國,就是愛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
三、補充資料
關于黃河的著名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衣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四、寫作背景及作者簡介
背景介紹:1938年,抗戰正在激烈進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正踐踏著華北大地。在中華民族到最危險的時刻,英勇無畏的華夏兒女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了黃河,來到了壺口瀑布。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他揮筆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讀到了《黃河頌》這首組詩也是異常激動,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和光未然合作,連續寫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詩性的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這組歌隨后唱過大江上下,激勵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戰。
作者簡介:光未然 ,原名張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縣人。1935年創作《五月的鮮花》歌詞,1939年到延安后創作了歌頌中華民族精神的組詩《黃河大合唱》,詩包括《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課后思考探究
一、詩人從黃河的自然特點、地理特征、黃河對中華民族的巨大貢獻幾個方面贊美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二、本詩屬于直接抒情,這樣適合抒發豪邁的情感。示例: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也屬于這類。
點撥:本題考查對抒情方式的理解,同時也考查了學生課外詩歌的積累。
三、略
四、略
五、略
點撥:《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歌詞內容十分豐富,先描述了這“河中之王”的洶涌壯闊,再哭訴它給兩岸人民帶來的無盡災難——黃河泛濫和外族侵略,然后歌頌黃河兒女為保衛黃河而浴血奮戰的英雄精神,最后借黃河的怒吼表達自己對勝利的呼喚。
目錄導航:
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4課《孫權勸學》知識點詳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49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