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為什么是苦的,能吃嗎?
發(fā)布時間:2025-11-01閱讀(1)
                    
                 葫蘆的苦味可能來于葫蘆素,發(fā)苦的葫蘆不能吃。葫蘆生長的時候,在特殊情況下如高溫干旱,迫于環(huán)境壓力會自動產(chǎn)生葫蘆素用來保護自己。這種物質(zhì)具有苦味性,會蔓延到整個葫蘆果實,使葫蘆變苦。或者是由于氮肥施用過量。如果單一使用氮肥,使氮素營養(yǎng)過剩,也容易使葫蘆苦味素濃度增加。因此,發(fā)苦的葫蘆最好不要食用。                    葫蘆的吃法:葫蘆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禎《農(nóng)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干……”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最為佳蔬。”可見古人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腌制,也能干曬。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是葫蘆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后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7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