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墻與女兒墻的區別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山墻一般會被稱為外橫墻,指的就是沿著建筑物的短軸的方向所進行布置的墻叫橫墻,在建筑物兩端的橫向外墻就會被稱為山墻。女兒墻就是建筑物屋頂的四周圍起來的矮墻,主要的作用就是除了維護安全以外,還會在底處施作防水壓的磚收頭,避免防水層出現滲水、或者是屋頂的雨水出現漫流。依照國家建筑的規范規定,上人屋面的女兒墻的高度一般不能低于1.1m,最高也不得高于1.5m。上人屋頂的女兒墻其作用就是為了保護人員的安全,并對建筑立面起到一個裝飾的作用。而不上人屋頂的女兒墻的作用就是除了立面的裝飾作用外,還起到了固定油氈的作用。一般女兒墻在古代時就被叫作“女墻”,包涵著窺視之義,是仿照了女子“睥睨”之形態,在城墻上所筑起的墻垛,在后來便演變成了一種建筑的專用術語。女兒墻就是外墻高出屋面的部分,其實主要是為了防止小孩掉落。而山墻則是建筑兩個側面上部而形成的山尖形的橫墻,也被稱作為規壁、鵝頭、棟頭、圓仔頭以及大規壁,在東亞的傳統建筑當中一般都會有山墻,它的作用主要就是與鄰居的住宅起到了一個隔開和防火的作用。在中國的長江一帶,常會有階梯狀的封火山墻,這種墻又被稱為“馬頭墻”,其高度一般都會高過了屋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8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