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的來歷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2)
1、東坡肉是中國的一道傳統名菜,它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頗受人們喜愛。2、蘇軾是中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也是美食家,對烹調菜肴很有研究,尤其擅長制作紅燒肉。公元1077年,蘇軾赴徐州做知州,上任不到四個月遇到黃河決堤,他不顧個人安危,率領全城百姓投身到抗洪治水中去,最終戰勝了洪水。百姓為了感謝他,紛紛殺豬宰牛,提酒帶菜送到府上,蘇東坡盛情難卻便如數收下。他親自指點廚師把百姓送來的肉燒成紅燒肉回贈給百姓。百姓食后,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東坡回贈肉,這就是東坡肉的前身。3、公元1089年,蘇軾來到杭州任知州。次年的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泛濫,莊稼被淹。由于蘇軾及早采取了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老百姓渡過了難關。為了感口謝蘇軾,大家抬豬擔酒送給他。蘇軾指點家人將這些肉切成方塊,燒得紅酥酥的,分送給人們吃,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滿口余香,便把這個肉稱為東坡肉。東坡肉創制于徐州,揚名于杭州。除了東坡肉,蘇軾還給后人留下了三道名菜,金蟾戲珠、五關雞、醉青蝦。后人將這四道菜稱為東坡四珍。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9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