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大講堂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1)
來自抗疫一線的報道是這次新聞大講堂的主題,邀請到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4 家主流媒體的42位深入疫情一線報道的記者,參與錄制。我相信很多新傳學子看完以后,和我一樣,會有與有榮焉得感受。在這個春天,因為深入抗疫情一線,帶來真實可信得的關鍵信息,使人們在繁雜、令人焦慮的信息海洋有了可靠的港灣。我國主流媒體整體公信力得以提升。財新有一期報道疫情的雜志被哄搶,從30元被炒到88元。同時,記者一詞也包涵了更多的尊敬、佩服、向往,今天我想講一講這次疫情和這次講堂后,我對記者這個職業的認識。記者這個群體象征著一些特質,即冷靜客觀處在現實之中,又對真相和公平有著近乎理想主義的追求。所以成為一個記者,對于熱血未涼的年輕人有很強的吸引力,如果一個人想以螢火之微照亮一片黑暗,記者和警察一樣是一個很直接的職業選擇。但是我們會發現規劃怎樣平穩而相對富足地過完一生成為更多年輕人在考量的事,記者這個職業似乎吸引力不夠強。雖然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們與專業記者、編輯的能力有很大差距,以筆為刀,以筆從戎還是我們達不到的水平,卻在潛意識中把記者這個職業作為備選項,作為下策。在和現實壓力的拉扯中,我們似乎把理想的記者和現實中的記者分裂,向往看這個職業代表的能力和勇氣,又對現實中的這個職業失去敬意。而這次疫情卻成為一面鏡子,照亮記者這個職業一直以來代表的勇氣與擔當,也使我們自省。有定力,有情懷,有本領我能做到嗎,政治過硬、業務過硬、戰斗力過硬能做到嗎,是真的不想作為記者勇敢闖一闖,勇敢擔當了嗎?我非常尊敬這些戰役一線的前輩,給記者這個職業作出生動立體的詮釋,這依然是一個充滿活力生機,充滿挑戰的職業。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0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