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的特點包括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雙向性、多端性、社會性、漸進性和反復性。1、雙向性: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咨詢人員起著主導作用,咨詢對象(求詢者)是心理咨詢過程中的主體。咨詢人員與咨詢對象相互影響,相互配合,使咨詢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以圓滿的結局來完成。即為心理咨詢的“雙向性”。因此,在心理咨詢過程中,一方面,咨詢對象必須認真聽取咨詢人員的意見,積極配合咨詢人員的幫助與教育;另一方面,咨詢人員也必須洞察咨詢對象的心理變化,并根據其反應調節自己的幫助與教育,調動咨詢對象的積極性。2、多端性:眾所周知,一個人的心理結構和心理面貌主要由四方面組成:知(認知)、情(情感)、意(意志)和行(行為)。一個人的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也主要是這四個方面發生了偏差。由于社會生活實踐不同,每個人心理結構中這四方面因素所占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其發展的不平衡就產生了某個方面的薄弱環節。因此,在心理咨詢過程中,必須根據咨詢對象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需要、最迫切的方面作為咨詢工作的開端和突破口,從“曉之以理”著手, 幫助其弄清事理,認識危害;從“動之以情”入手,用愛的情感溝通雙方的心靈,解除心理防衛的屏障,并調整其情感;從“煉之以意”著手,使其樹立信心,堅定 決心,培養恒心,善始善終配合咨詢過程;從“導之以行”入手,讓其從事與原有心理障礙相頡頏的健康心理活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是心理咨詢過程的 “多端性”。3、社會性:心理咨詢不是在“真空”里進行的。社會經濟文化的興衰、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社會價值體系的變化,都會給心理咨詢事業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心理咨詢人員對于咨詢對象的幫助,也只是各種“影響源”中的一“支流”。家庭、學校、社會機構等若干“支流” 無時不在蕩滌、浸淫著咨詢對象的心靈。這些“流”有些與心理咨詢方面一致,能夠幫助和促進咨詢對象更好地克服心理障礙,有的則與心理咨詢方面相背,甚至阻礙和削弱心理咨詢的順利開展。這就要求心理咨詢人員必須把心理咨詢與學校、家庭、社會聯系起來,統一步調,協同幫助咨詢對象。一方面,必須注意分析咨詢對 象存在心理問題的社會背景,弄清其產生心理障礙的真實原因;另一方面,在解決咨詢對象的心理問題時,必須積極取得各方面的配合,利用與心理咨詢要求一致的積極影響去克服和抵制與心理咨詢要求相違背的消極影響。這就是心理咨詢過程的“社會性”。4、漸進性:人的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是漸進 的。同樣,不良心理品質的克服與消除也是漸進的,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一蹴而就。因此,心理咨詢人員與咨詢對象要克服急躁情緒,不能一下子提出過高要求,而要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由量到質逐步地去做。心理過程的“漸進性,”要求咨詢人員培養仔細而耐心的品質,對于咨詢對象的幫助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5、反復性: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是螺旋式上升而非直線式前進的。人的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也是如此,不 良心理品質的克服與消除更是如此。因此,心理咨詢人員不能存有一勞永逸的思想,與咨詢對象的關系也不要僅局限在門診室內,對咨詢對象出現的反復切不可表現出厭惡、冷漠,更不可橫加批評與指責。心理咨詢人員還必須注意檢查自己的咨詢效果,對重點咨詢對象定期回訪,鞏固咨詢效果。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0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