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5)
繼續學習部編版三年級上冊兩首古詩《贈劉景文》和《夜書所見》。
前兩首詩《所見》和《山行》的記憶方法請點擊鏈接部編三年級語文上的古詩詞有朗讀、注解、譯文及快速記憶方法1
三年級上冊第三首詩《贈劉景文》
《贈劉景文》課本正文第14頁
注釋
荷盡:荷花枯萎,殘敗凋謝。
雨蓋:舊稱雨傘,詩中比喻荷葉舒展的樣子。
菊殘:菊花凋謝殘敗了。
猶:仍然。
傲霜:不怕霜凍寒冷,堅強不屈。
須記:一定要記住。
橙黃橘綠時:指橙子發黃、橘子將黃猶綠的時候,
指農歷秋末冬初。
譯文
荷花凋謝了連向上托雨的荷葉也枯萎了,
菊花殘敗了仍然有那不怕霜凍寒冷的花枝。
您一定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
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冬初的時節。
記憶方法:
這首詩主要是用關鍵詞進行串聯聯想記憶。首先用串聯的方法記住四個關鍵詞:荷盡、菊殘、好景、橙黃(荷花凋謝了落在殘敗的菊花上,菊花開了是美好的景色,美好的景色里的橙子是黃色的)。然后由每個關鍵詞聯想到每句詩;再由劉景文聯想到荷花(劉景文手上拿著荷花)。那么這首詩就很快地的記住了。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力越豐富,記憶力越好!多訓練孩子的想象力。再也不要死記硬背了!
三年級上冊第四首詩《夜書所見》
注釋
蕭蕭:風吹的聲音。
梧葉:梧桐樹的葉子。
客情:旅客思鄉之情。指詩人在外地的思鄉之情。
挑:挑弄、引動。
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夜深:深夜了。
籬落:籬笆。
燈明:燈光。
譯文
蕭蕭聲的秋風吹動梧桐樹葉,送來陣陣寒意,
江上秋風吹來起了思念家鄉之情。
料想是有孩子們在挑捉蟋蟀,
因為夜深了籬笆下的一點燈光。
記憶方法:
這首詩主要是用關鍵詞進行畫圖聯想記憶。首先畫題目,畫一個彎彎的月亮和一本書;第一句畫一個梧桐樹的葉子(梧桐樹葉像手掌);第二句畫一條江,江邊上有一個客人;第三句畫一個兒童在挑逗蟋蟀;第四句畫一個籬笆旁邊有一點燈光。當學生把圖畫完之后再對照詩聯想一遍。把整個畫面印在腦海中,再根據畫的圖畫回想詩句。這樣這首詩很快能記住。訓練孩子的想象力,把要背誦的詩詞轉換成畫畫,記得快又有趣又好玩!

梧桐樹葉像手掌
快速記憶第五首詩《望天門山》、第六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快速記憶第七首詩《望洞庭》、第八首詩《采蓮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100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