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節是指我國哪個節日
發布時間:2025-11-02閱讀(1)
聰明節是指我國清明節。聰明節是清明節的別稱,清明節還叫鬼節、冥節、掃墳節、思親節、死節。清明是我國農歷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居于春分之后、谷雨之前。可這個按照氣候變化而設定的節日,根據《中華節令風俗文化》叢書釋義,因為清明和聰明屬于諧音,所以清明節也叫聰明節。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斗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后。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于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1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