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5-11-02閱讀(0)
蕹菜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葉片形狀、大小有變化,卵形、長卵形、長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5-17厘米,寬0.9-8.5厘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心形、戟形或箭形,偶爾截形,全緣或波狀,或有時基部有少數(shù)粗齒,兩面近無毛或偶有稀疏柔毛;葉柄長3-14厘米,無毛。蕹菜別稱空心菜、通菜蓊、蓊菜、藤藤菜、通菜,是番薯屬光萼組植物。該種原產(chǎn)東亞地區(qū),現(xiàn)已作為一種蔬菜廣泛栽培,或有時逸為野生狀態(tài)。中國中部及南部的福建、廣西、貴州、江蘇、四川、廣東等省常見栽培,北方比較少,宜生長于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多濕的地方,不耐寒,遇霜凍莖、葉枯死。分布遍及熱帶亞洲、非洲和大洋洲。除供蔬菜食用外,尚可藥用,內(nèi)服解飲食中毒,外敷治骨折、腹水及無名腫毒。蕹菜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飼料。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1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