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1)

九上語文《醉翁亭記》精選題(一)含答案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6分)
①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③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詞語的含義。(2分)
(1)觥籌交錯 觥籌:___________
(2)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___________
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自己的話說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詳細地理位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滁人游”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醉翁”的“醉”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6分)
1.(2分)(1)酒杯和酒籌(2)醉醺醺的樣子
2.(4分)
(1)樹林茂密陰蔽,上下一片叫聲,是游人走后鳥兒在歡唱啊。
(2)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啊。
3.(4分)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瑯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處的釀泉之上。
4.(3分)描繪了男女老幼前呼后擁:往來不絕,十分熱鬧的場景,構成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出游圖。
5.(3分)作者醉心于山水,醉心于政治清明、百姓和樂,醉心于與民同樂。寫醉是為了寫樂,醉與樂是統一的。
二、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醉翁亭記》(節選)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岳陽樓記》(節選)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云歸而巖穴暝 暝: ____________
(2)野芳發而幽香 芳:____________
(3)而或長煙一空 一: ____________
(4)把酒臨風 把: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別概括這兩段文字中景物描寫的內容。(4分)
《醉翁亭記》(節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陽樓記》(節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據選文,填寫下表。(3分)
篇目 | 寫人的活動的語句 | 相同的內心感受 |
《醉翁亭記》(節選) | ||
《岳陽樓記》(節選) |
二、(15分)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每小題1分,共4分)
(1)幽暗,昏暗 (2)花 (3)全 (4)執,拿
2.翻譯下列句子。 (每小題2分,共4分)
(1)這或明或暗、變化不定的,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的景象。
(2)沙洲上的白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游來游去。
3.分別概括這兩段文字中景物描寫的內容。 (每小題2分,共4分)
(1)主要描寫了瑯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變化。
(2)主要描寫了洞庭湖春和景明之時的美麗景象。
4.根據選文,填寫下表。 (每空1分,共3分)
寫人的活動的語句:《醉翁亭記》:朝而往,暮而歸。 《岳陽樓記》:登斯樓也;把酒臨風。
相同的內心感受:快樂(或高興)。
三、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節選)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節選)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5 分)
(1)豁然開朗 豁然: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 交通:____________
(3)悉如外人 悉:____________
(4)泉香而酒洌 洌:____________
(5)雜然而前陳者 陳: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句子。(4 分)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記》選段已用“/”分為兩個層次,請分別概括其內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兩段選文分別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請簡要概括。(4 分)
《桃花源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1.(5分)(1)寬闊明亮的樣子。(2)交錯相通。(3)都。(4)清,清澈。(5)擺開。(共5 分,每小題1 分)
2.(4分)
(1)(這里/桃花源里)土地平坦寬廣,房屋規則整齊。
(2)到溪水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共4 分,每小題2 分)
3.(2分)第一層:漁人進入桃花源的過程。第二層:漁人在桃花源中看到的美好景象。(共2 分,意思對即可)
4.(4分)
《桃花源記》:沒有壓迫、剝削和戰亂,民風淳樸,人人自由平等,安居樂業的社會理想。
《醉翁亭記》:百姓生活太平祥和,官員能與民同樂的社會理想。(共4 分,每小題2 分,意思對即可)
四、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大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醉翁亭記》)
(乙)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墻傾揖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岳陽樓記》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4分)
(1)傴僂提攜 傴僂:_____________
(2)弈者勝 弈:_____________
(3)春和景明 景:_____________
(4)先天下之憂而憂 先: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上面的兩篇文章看,優美的自然景物都觸發了文人們的思想感情。請你聯系兩文,說說兩人與范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區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兩文,作為中國文人的杰出代表,范仲淹和歐陽修,兩人的身上都閃爍著時代的進步的光芒,結合你的所學,請你概括幾點體現在他們身上的時代的進步的光芒點。并說說你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5分)
1.(4分)(1)彎腰曲背,這里指老人 (2)下棋 (3)日光 (4)在……之前
2.(4分)
(1)人們只知道跟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
(2)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3分)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范仲淹的“覽物之情”是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的思想。范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立足于個人的得失于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歐陽修和范仲淹的立足點是“民”,他們把百姓的安居樂業作為自己的理想。這是他們的根本區別。(意思對即可)
4.(4分)兩人都有先憂后樂的崇高的思想境界,關心百姓,以天下為己任,范仲淹曾經探求過古人的思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就告訴我們青少年,應該不管社會環境和外界的陰晴明暗多變化,始終堅持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意思對即可)
五、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甲】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選自《醉翁亭記》)
【乙】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曰:“快哉此風!寡人所與庶人①共者耶?”宋玉曰:“此獨大王之雄風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蓋有諷焉。
(選自《黃州快哉亭記》)
【注釋】①庶人:百姓。
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5分)
(1)雜然而前陳者 陳:_____________
(2)宴酣之樂 酣:_____________
(3)樹林陰翳 陰翳:_____________
(4)王披襟當之 披:_____________
(5)庶人安得共之 安:_____________
2. 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之言,蓋有諷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何理解“太守醉也”中的“醉”?請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的“與民同樂”與【乙】文中的“寫庶人共樂”的內涵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5分)
1.(5分)(1)陳列,擺開(2)盡興地喝酒(3)形容枝葉茂密成蔭(4)分開(5)怎么
2.(4分)(1)游人知道跟著太守游玩的樂趣,卻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樂為快樂啊。
(2)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每小題2分)
3.(2分)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或:表面是因酒而醉,實際是為滁人歡樂而醉,為山水之樂而醉,為宴會的豐盛而醉,為宴會中賓客的歡樂而醉)。
4.(4分)甲文的“與民同樂”是指歐陽修(太守)做到的真正意義上的與民同樂。乙文中的“與庶人共樂”只是楚襄王自己的快樂,百姓并未同享。(每個要點2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從前,楚襄王讓宋玉、景差跟隨著游蘭臺宮。一陣風吹來,颯颯作響,楚王敞開衣襟,迎著風,說:“這風多么使人快樂啊!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說:“這只是大王的雄風,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話在這兒大概有諷喻的意味吧。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30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