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3)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會認字,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guān)于三年級語文上冊小練筆四幅畫?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三年級語文上冊小練筆四幅畫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會認字
zé擇 dū都 gōng宮 tān攤 fàn販 lì吏 zuō作
tài 態(tài) lǘ驢 cùn寸 shèng乘 lóng籠 lán欄 mào貌
多音字
dōu (都是) zuō (作坊) lóng (鳥籠) shèng(千乘之國)
都 作 籠 乘
dū (都城) zuò (作業(yè)) lǒng (籠罩) chéng (乘車)
重點詞
四字詞語: 名揚中外 來來往往 形態(tài)各異 清清楚楚
近義詞: 熱鬧——喧鬧 名揚中外——舉世聞名
反義詞: 熱鬧——冷清 清清楚楚——模模糊糊
詞語搭配: 熱鬧的場面 完整地保存
重點句
1.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好幾百個:有從鄉(xiāng)下來的農(nóng)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y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這里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向我們介紹了畫上人物不盡相同的職業(yè),“哪一行”“都”再次強調(diào)了畫上人物職業(yè)的多樣化,表現(xiàn)了畫上人物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的特點。)
2.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tài)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
(這是個排比句,寫出了畫上人物的形態(tài)各異。這么多的人在一起,讓我們再次感受到畫面的“熱鬧”)
3.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
(這是作者在欣賞畫的過程中不由自主發(fā)出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畫的贊美、喜愛之情。)
4.《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這句話照應(yīng)文章開頭,首尾呼應(yīng)再次強調(diào)了《清明上河圖》的不朽價值)
課文結(jié)構(gòu)
簡單介紹(1):年代、作者、保存情況
畫面內(nèi)容(2~4):人物街市
歷史價值(5):再現(xiàn)歷史情景
主題
本文通過對《清明上河圖》的介紹與對其畫面內(nèi)容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這幅畫的喜愛和贊賞,以及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寫法
場面描寫。示例: 畫上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tài)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
拓展積累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重陽:
醉花陰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485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