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安塞腰鼓課文預習圖文(統編版八下語文預習)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1、第1段作用:用簡潔的語言,突出后生們生機勃勃的生命力。將他推向舞臺,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蓄勢待發,為下文寫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場做好鋪墊。
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復生動地寫出了打腰鼓時的聲響、陣勢、風姿,節奏分明,鏗鏘有力,從語勢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
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要“掙脫”“撞開”的是束縛、羈絆、閉塞,是人身上堅硬的外殼,一切冗雜的東西。是貧窮、落后、舊思想束縛了“那么一股勁”。
5、15段“遺落了一切冗雜”理解:打破了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計較功名利祿,不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
“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了”理解:寫出了腰鼓的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理,觀眾的心與之產生共鳴。
6、18段“奇偉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黃土高原的后生們有著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他們并未因貧困封閉而喪失對生命的渴求,他們身體里蓄積著強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釋放,便磅礴激蕩。
7、第20段,因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黃土高原可以,所以說“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本句運用對比,突顯出作者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鐘,贊揚了那里的人充滿磅礴的生命力量。
8、第30段理解: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內容讓以動襯靜,用“雞啼”反襯寂靜,在結構上總結全文。雞啼不僅是天亮的標志,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象征。作者相信黃土高原上的人們迸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創造一個嶄新的世界。
9、“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四次,從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答:這句話是文章的抒情線索。反復出現,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無限贊美。
10安塞腰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蘊含的是什么?
答:安塞腰鼓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個表現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體。
11、本文運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復等修辭,用安塞腰鼓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歌頌了黃土高原人們激蕩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愿望。
圖文解讀





























01 積累運用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亢奮( ) 冗雜( ) 驀然( ) huì( )暗 jī( )絆 飛jiàn(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蹦跳 閃射 瞳仁 震憾
B.束縛 恬靜 閉塞 困倦
C.嚴俊 搏擊 磅礴 戰栗
D.幅射 渺遠 璇轉 凝聚
3.下列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只有大徹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當得起這個稱號。
B.這驚心動魄的場面讓人們久久不能忘記。
C.垃圾的惡臭不時飄進房里,這里臟亂的環境令人嘆為觀止!
D.近期本市部分樓盤已經出現了滯銷情況,量價齊升的勢頭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柳州市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讓公立醫院逐步回歸公益性,切實減輕了患者。
B.2016年年底,龍新村完成全村脫貧摘帽任務,成為柳江縣扶貧“樣板工程”。
C.廣西居民紙質圖書的閱讀率偏低,手機閱讀將成為了廣西居民最傾向的閱讀方式。
D.為了防止各類地質災害不再發生,廣西地質海洋災害應急指揮所發布了應急防治方
案。
5.下列句子分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填在括號里。
(1)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
搏擊!( )
(2)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
(3)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
02 拓展閱讀
陜北秧歌
張亞寧
①忽聽鏗鏘的鑼鼓聲從天而降,似千軍闊步前行,有排山倒海之勢;似眾仙齊奏鼓樂,有醉人的天籟之音;又似萬馬奔騰,有激越大地之威。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②驚嘆是什么如此振奮人心。循聲望去——蜚聲海內外的陜北秧歌扭得正歡。
③你瞧,七八個剽悍的陜北漢子打著紅邊牛皮鼓,拍著大小銅镲,敲著小銅鑼……呵,中年傘頭手中的大花傘猶如旋轉的螺旋槳,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轉。哦,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著鼓點,個個生龍活虎,活靈活現……哦,已一把年紀的老大爺老大娘也不甘示弱,與小伙姑娘媲美,搖著、扭著、跳著……21教育網
④仔細聽,隨著“咚咚鏘、咚咚鏘……”的鼓點你扭頭看去,樂隊的漢子們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個紅邊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銅嗩吶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銅镲拍爛,一心想把那小銅鑼擊個窟窿……閉上眼睛,靜心地聽。時而粗獷奔放,能使河流為之激揚動蕩;時而穩步柔美,能使無數人為之心醉;時而緩和細膩,能使大地為之傾倒。
⑤仔細看,一群男女老少扭起來了。排是排,行是行。一會兒排成“龍擺尾”;一會兒猶如“梅花盛開”;一會兒好像“老虎揚尾”;一會兒勝似“大燈籠”;一會兒能比得過大姑娘的長辮子;一會兒好像一朵朵棗花……紅與綠的扇子在姑娘們手中飛起來轉起來,紅與綠的絲帶飄起來,觀者不僅是眼花繚亂,而是眼神跟著扇子起落,不知道最后的眼神落在何方。花折傘在后生們手中撐起來舞起來,撐起時,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時,猶如飛輪旋轉。手、腳、頭,全部是活的,真是眼光不知道放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是恰到好處的。
⑥一聲驚吼,兩只水船上場了,像在水中一樣,輕飄飄地游來游去。坐在船艙里俊俏的姑娘唱道:“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幾十幾道灣里幾十幾條船……”這邊聲音一落,那邊的艄公接著唱道:“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九十九道灣里九十九只船……”酸酸的唱曲惹得人心里暖暖的,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親或者爺爺的肩膀上,笑著,鼓著掌。你看看,那群帥氣的小伙子,捧腹大笑……21cnjy.com
⑦忽然,兩只威風凜凜的雄獅不知從何方而出,搖著腦袋,擺著身子,張著血盆大口,或平空后仰翻滾,或高臺俯臥銜球,或單獅走樁,或雙獅爭戲,或扮鬼臉。起勢、奮起、迎賓、施禮、驚躍、酣睡、道謝,將威武之獅的喜、怒、哀、樂之狀舞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時間,場內場外一只只眼睛齊聚在威武的獅子身邊,整個場里凝寂一般。一個轉身,獅子落地,場內場外齊聲歡騰,掌聲、喝彩聲震蕩著天空,老太太的兩顆門牙差點飛落出來,歪著脖頸雙手慌忙捂住。21·cn·jy·com
⑧隨即,一系列小節目開幕了。一群孩子戴著可愛的頭盔,搖搖擺擺,可愛至極;跑驢背上的姑娘們時不時做個鬼臉,讓你笑彎腰;一首首酸曲、一折折小戲、一個個滑稽小品……男女老少目不暇接。www.21-cn-jy.com
⑨這就是陜北人死了都要扭的秧歌,獨具特色的陜北秧歌。
6.仔細閱讀⑥⑦兩段,請仿照示例進行概括。
第⑤段:扭動的男女老少,飛舞的彩扇
第⑥段:
第⑦段:
7.選文以“鏗鏘的鑼鼓聲”開頭,有什么用意?
8.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④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9.陜北秧歌分為“大秧歌”和“踢場子”兩大類。“大秧歌”是一種載歌載舞的集體表演
形式。隊員無定數,只要喜愛扭秧歌,誰都可以進入。“踢場子”主要就是表演小節
目,由過去的扳“水船”、踩“高蹺”等發展到現在把陜北道情、雙人舞蹈、地方小
戲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形式。據此可以推斷,第⑤段描寫的是“ ”,第⑥段
描寫的是“ ”。
10.本文在描繪場面時,多處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請任找一處,并分析其作用。
參考答案
1.亢(kàng) 冗(rǒng) 驀(mò) huì(晦) jī(羈) jiàn(濺)
2.B
3.C 解析:C項“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用在此處不合語境。
4.B 解析:A項成分殘缺,句末應加上“的負擔”;C項“將”和“了”自相矛盾,可刪除“將”字;D項多重否定失當,可刪去“不再”
5.(1)擬人 (2)排比 (3)比喻
6.第⑥段:游來游去的水船,酸酸的男女對唱 第⑦段:歡騰的雄獅,忘情的老太太
7.先聲奪人,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本文描寫的內容——陜北秧歌。
8.句式整齊,運用了夸張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樂隊的漢子們忘乎所以的情態,突出了鑼鼓聲的粗獷奔放。
9.“大秧歌” 、“踢場子”。
10.“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親或者爺爺的肩膀上,笑著,鼓著掌。”從側面襯托水船表演得生動有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767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