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4)

導讀語文實踐活動是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中進行的。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要表現出“閱讀力、理解力、學習力”。通過“閱讀與鑒賞”體現....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1)

語文實踐活動是在“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中進行的。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要表現出“閱讀力、理解力、學習力”。通過“閱讀與鑒賞”體現閱讀力;通過“表達與交流”體現理解力;通過“梳理與探究”體現學習力。

《語文課程標準》根據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了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特征,形成了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了依據。

一、學業質量內涵

課標指出:“學業質量是學生在完成課程階段性學習后的學業成就表現,反映核心素養要求。語文課程學業質量標準是以核心素養為主要維度,結合課程內容,對學生語文學業成就具體表現特征的整體刻畫。依據義務教育四個學段,按照日常生活、文學體驗、跨學科學習三類語言文字運用情境,整合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活動,描述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段結束時學生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彼膫€學段學生語文學業成就的關鍵表現,體現學生在該學段結束時語文核心素養應達到的水平。四個學段的語文學業質量標準之間相互銜接,體現了層次性、整體性。

整體看來,語文學業質量標準包含以下三個層次:

1、閱讀單元質量標準。閱讀單元是指一個單元、一個主題或任務群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此學業質量是指學完閱讀單元之后,學生必須形成的核心素養的相應內涵和具體表現。

2、學段質量標準。這是一個學段學完之后必須達成的核心素養的質量要求。在邏輯上,學段質量標準是一個學段內相關“單元”“主題”質量標準的綜合概括和整體表現。

3、學業質量標準。這是小學語文總體學業質量標準。通過將各學段的學業質量標準縱向連接起來,形成各段學業質量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學業質量的階梯關系,總體上描述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遞進過程和最后表現。

學業質量標準與課程內容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學生主要學習的課程內容,學習的表現水平與階段要求必須要參照學業質量標準來評判。在語文教育教學中,課程內容是基礎,學業質量標準指導課程內容的設置與教學,對課程內容進行評價和調整。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2)

二、學段質量要求

1、課標指出:第三學段(5~6年級)。能獨立識字,能借助工具書準確理解不同語境中漢字的意思。能辨識同音字、形近字,糾正錯別字。在學習與生活中,累計認識30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能用硬筆規范、端正、整潔地書寫2500個左右常用漢字。有自覺識字的意識,在社會生活中發現自己不認識的字,能根據字形推斷字音字義,并借助語境和工具書驗證自己的推斷;在學習中,能發現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和段落,自覺記錄、整理,樂于與他人分享積累的經驗,并嘗試在自己的表達交流中運用。

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能認真、耐心傾聽,抓住要點,并作簡要轉述;能根據對象和場合,作簡單的發言。能根據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初步判斷信息真偽,感知情感傾向,形成自己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初步認識;能概括說明性文字的主要內容或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關鍵信息,初步判斷內容或信息的合理性;能用準確的語言清楚地介紹、說明事物或程序,運用文本主要信息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樂于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能用多種媒介方式表達交流。能根據表達需要,準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能積極參與活動的策劃與組織工作,圍繞學習活動搜集材料,提供簡單的活動設計方案;能圍繞學習活動展開調查,從多方面獲取活動各階段的材料,并用多種方式有條理地記錄學習活動過程,表達參與活動的感受。

獨立閱讀散文、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在閱讀過程中能獲取主要內容。用朗讀、復述等自己擅長的方式呈現對作品內容的理解;能用文字、結構圖等方式梳理作品的行文思路;能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語句和有表現力的語言,注意詞語的感情色彩,通過圈點、批注等多種方法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并主動與他人分享;能通過誦讀、改寫、表演等方式,表達自已對感人情境和形象的理解與審美體驗;能借助與文本相關的材料,結合作品關鍵語句評價文本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看法;能發現不同類型文本的結構方式和語言特點,感受作品內容、表現形式上的不同,積極向他人推薦,并有條理地說明推薦理由。在文學體驗活動中涵養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

能與他人分享閱讀作品獲得的有益啟示,有意識地運用積累的語言進行口頭或書面表達。重視明讀,借助語氣語調、重音節奏等傳遞漢語聲韻之美,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主動閱讀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品,在閱讀、參觀、訪問過程中,結合具體內容或時代背景豐富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能用多種方式記錄、分享閱讀、參觀、訪問的經歷、見聞和心得體會。參加文學體驗活動,能夠圍繞發現的問題,搜集資料、整理相關的觀點與看法,結合學習積累和經驗,初步形成自已的理解和認識;能主動梳理、記錄可供借鑒的語言運用實例,比較其異同,積極運用于不同類型的寫作實踐中;在活動中積累素材,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寫想象作文,想象豐富、生動有趣;能寫讀書筆記、常見應用文。

積極參加跨學科學習活動,能利用多種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在簡單的調查、訪談等活動中記錄真實生活;能根據活動需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提出要探究、解決的主要問題;能借助跨學科知識和相關材料,與同學合作探索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運用相關知識解釋自已的想法,記錄探究的過程及結論,寫簡單的研究報告;能組織討論和專題演講,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交流反思中辨別是非、善惡和美丑。能根據校園、社會活動的需要,自己或與同學合作撰寫活動計劃、實施方案或活動總結。

2、課程內容、思考訓練及文前提示

課文1.《白鷺》

1.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3.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課文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小練筆。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人??吹较旅娴氖挛?,你會想到哪些人?選擇其中一個,試著寫一段話。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燈

課文3.《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聯系下面的“閱讀鏈接”,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含義。

課文4.《珍珠鳥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珍珠鳥的可愛,作出這樣的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

課文5.《搭石》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注意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汛期”這個詞我不懂,但不影響理解課文內容,我就沒有管它,繼續往下讀。

桐桐:剛讀到“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時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沒有回讀。

2.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課文6.《將相和》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讀下面這段話的時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內容?

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碧玉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

玲玲:我一眼看到了“秦國的國君”。

桐桐:我一眼看到的內容是“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

3.根據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

4.藺相如、廉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

5.選做題:選一些詞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比比,看誰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內容。

課文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文前提示語: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我發現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的都是一種事物要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快。了解了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我讀得更快了。

桐桐: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猜到這一段要講的內容是獵豹比鴕鳥的速度快。

2.根據課文內容,按運動速度的快慢給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樣子填序號。

光 游隼火箭 獵豹 人 流星體 鴕鳥 噴氣式飛機 聲音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和同學討論。

課文8.《冀中的地道戰》

文前提示語: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錄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看到課文題目,我產生了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帶著這些問題讀,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快了,閱讀的速度也快了。

桐桐:談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

2.地道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

課文9.《獵人海力布》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海力布的哪幾件事?

2.試著以海力布或鄉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

3.小練筆:根據課文內容,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簡要介紹它的來歷。

課文10.《牛郎織女(一)》

1.默讀課文,說說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他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

2.課文有些情節寫得很簡略,發揮想象把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再和同學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

3.選做: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如,老牛突然會說話了,它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在其他的民間故事中找出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同學交流。

課文11.牛郎織女(二)

文前提示語:用上一單元學到的閱讀方法,盡可能快地默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結局。聯系上一篇課文,說說如果給《牛郎織女》繪制連環畫,你打算畫哪些內容,每幅圖畫配什么文字。

課文12.《古詩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

2.讀懂詩歌的題目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從三首詩的題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再想想它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課文13.《少年中國說》(節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連貫而有氣勢。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課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課文訴說了中國人的強國夢想。百年來,在強國夢想的激勵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人物,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數學家華羅庚、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查找資料,讀一讀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接觸人物故事,和同學做一份手抄報。

4.選做:和同學集體朗誦課文。

課文14.《圓明園的毀滅》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反復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時間表的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4.結合相關資料,說說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讀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

課文15.《小島》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用將軍的口吻,講述登到小島后發生的故事。結合資料,了解我國守島部隊的生活,說說你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課文16.《太陽》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2.讀下面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1)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2)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課文17.《松鼠》

1.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讀下面的句子,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內容,體會表達上的不同。

松鼠體形細長,體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

松鼠在樹上筑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

課文18.《慈母情深》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復出現的部分,想想它們的表達效果。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小練筆: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我”拿到錢時“鼻子一酸”。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嗎?試著寫一寫。

課文19.《父愛之舟》

1.默讀課文,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2)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對父親怎樣的情感?)

3.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課文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后,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課文21.《古詩詞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

2.讀一讀,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詩句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借助注釋,理解《長相思》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學交流。

課文22.《四季之美》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背誦課文。

2.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景物的動態美。

(1)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2)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3)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3.選做: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美的氛圍。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課文23.《鳥的天堂》

1.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p>

2.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讀一讀相關段落。

課文24.《月跡》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說說月亮的足跡都出現在哪里。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再有感情地讀給同學聽。

課文25.《古人談讀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3.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

課文26.《憶讀書》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

2.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

3.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和同學討論,說明理由。

課文27.《我的“長生果”》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渡過哪些類型的書,從童年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3)

三、學段質量表現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這些應該是學生學業表現的一些觀察點,是他們的關鍵行為表現,也是我們重要的觀察點。

(一)閱讀與鑒賞

☆1、第三學段“閱讀與鑒賞”

1.熟練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有

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2.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3.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4.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使根,能簡單描述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愛、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5.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

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嘗試使用多種媒介閱讀。

6.閱讀整本書,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積極向同學推薦并說明理由。

7.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

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2、五年級上冊“閱讀與鑒賞”關注點

課文1.《白鷺》

1.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3.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小練筆?;ㄉ鷷屛覀兿氲侥切┠瑹o聞做貢獻的人??吹较旅娴氖挛?,你會想到哪些人?選擇其中一個,試著寫一段話。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燈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3.《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聯系下面的“閱讀鏈接”,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含義。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4.《珍珠鳥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珍珠鳥的可愛,作出這樣的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

課文5.《搭石》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注意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汛期”這個詞我不懂,但不影響理解課文內容,我就沒有管它,繼續往下讀。

桐桐:剛讀到“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時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沒有回讀。

2.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6.《將相和》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讀下面這段話的時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內容?

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碧玉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

玲玲:我一眼看到了“秦國的國君”。

桐桐:我一眼看到的內容是“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

3.根據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

4.藺相如、廉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

5.選做題:選一些詞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比比,看誰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內容。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文前提示語: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我發現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的都是一種事物要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快。了解了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我讀得更快了。

桐桐: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猜到這一段要講的內容是獵豹比鴕鳥的速度快。

2.根據課文內容,按運動速度的快慢給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樣子填序號。

光 游隼火箭 獵豹 人 流星體 鴕鳥 噴氣式飛機 聲音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和同學討論。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推斷探究;)

課文8.《冀中的地道戰》

文前提示語: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錄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看到課文題目,我產生了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帶著這些問題讀,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快了,閱讀的速度也快了。

桐桐:談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

2.地道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推斷探究;)

課文9.《獵人海力布》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海力布的哪幾件事?

2.試著以海力布或鄉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

3.小練筆:根據課文內容,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簡要介紹它的來歷。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10.《牛郎織女(一)》

1.默讀課文,說說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他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

2.課文有些情節寫得很簡略,發揮想象把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再和同學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

3. 選做: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如,老牛突然會說話了,它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在其他的民間故事中找出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同學交流。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推斷探究;)

課文11.牛郎織女(二)

文前提示語:用上一單元學到的閱讀方法,盡可能快地默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結局。聯系上一篇課文,說說如果給《牛郎織女》繪制連環畫,你打算畫哪些內容,每幅圖畫配什么文字。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12.《古詩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

2.讀懂詩歌的題目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從三首詩的題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再想想它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13.《少年中國說》(節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連貫而有氣勢。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課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課文訴說了中國人的強國夢想。百年來,在強國夢想的激勵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人物,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數學家華羅庚、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查找資料,讀一讀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接觸人物故事,和同學做一份手抄報。

4.選做:和同學集體朗誦課文。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14.《圓明園的毀滅》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反復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時間表的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4.結合相關資料,說說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讀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15.《小島》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用將軍的口吻,講述登到小島后發生的故事。結合資料,了解我國守島部隊的生活,說說你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16.《太陽》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2.讀下面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1)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2)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

課文17.《松鼠》

1.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讀下面的句子,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內容,體會表達上的不同。

松鼠體形細長,體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

松鼠在樹上筑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

課文18.《慈母情深》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復出現的部分,想想它們的表達效果。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小練筆: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我”拿到錢時“鼻子一酸”。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嗎?試著寫一寫。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19.《父愛之舟》

1.默讀課文,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2)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對父親怎樣的情感?)

3.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后,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21.《古詩詞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

2.讀一讀,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詩句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借助注釋,理解《長相思》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學交流。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22.《四季之美》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背誦課文。

2.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景物的動態美。

(1)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2)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3)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3.選做: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美的氛圍。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23.《鳥的天堂》

1.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2.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讀一讀相關段落。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24.《月跡》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說說月亮的足跡都出現在哪里。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再有感情地讀給同學聽。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賞析評價;)

課文25.《古人談讀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3.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賞析評價;)

課文26.《憶讀書》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

2.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

3.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和同學討論,說明理由。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信息整合、理解闡釋、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課文27.《我的“長生果”》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渡過哪些類型的書,從童年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閱讀與鑒賞要關注:整體感知、推斷探究、賞析評價;)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4)

(二)表達與交流

☆1、第三學段“表達與交流”

1.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述。樂于表

達,與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對方。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2.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

意見,說清自己的觀點。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3.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4.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

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

5.修改自已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

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2、五年級上冊“表達與交流”關注點

課文1.《白鷺》

1.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3.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

課文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小練筆。花生會讓我們想到那些默默無聞做貢獻的人??吹较旅娴氖挛?,你會想到哪些人?選擇其中一個,試著寫一段話。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燈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3.《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嫦裣掠辏孟愕挠暄剑 ?

3.聯系下面的“閱讀鏈接”,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含義。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4.《珍珠鳥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珍珠鳥的可愛,作出這樣的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

課文5.《搭石》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注意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汛期”這個詞我不懂,但不影響理解課文內容,我就沒有管它,繼續往下讀。

桐桐:剛讀到“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時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沒有回讀。

2. 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

課文6.《將相和》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讀下面這段話的時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內容?

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碧玉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

玲玲:我一眼看到了“秦國的國君”。

桐桐:我一眼看到的內容是“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

3.根據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

4.藺相如、廉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

5.選做題:選一些詞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比比,看誰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內容。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文前提示語: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我發現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的都是一種事物要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快。了解了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我讀得更快了。

桐桐: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猜到這一段要講的內容是獵豹比鴕鳥的速度快。

2.根據課文內容,按運動速度的快慢給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樣子填序號。

光 游隼火箭 獵豹 人 流星體 鴕鳥 噴氣式飛機 聲音

3.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和同學討論。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8.《冀中的地道戰》

文前提示語: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錄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看到課文題目,我產生了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帶著這些問題讀,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快了,閱讀的速度也快了。

桐桐:談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

2.地道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9.《獵人海力布》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海力布的哪幾件事?

2.試著以海力布或鄉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

3.小練筆:根據課文內容,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簡要介紹它的來歷。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應對與調整;)

課文10.《牛郎織女(一)》

1.默讀課文,說說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他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

2.課文有些情節寫得很簡略,發揮想象把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再和同學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

3. 選做: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如,老牛突然會說話了,它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在其他的民間故事中找出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同學交流。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應對與調整;)

課文11.牛郎織女(二)

文前提示語:用上一單元學到的閱讀方法,盡可能快地默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結局。聯系上一篇課文,說說如果給《牛郎織女》繪制連環畫,你打算畫哪些內容,每幅圖畫配什么文字。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應對與調整;)

課文12.《古詩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

2.讀懂詩歌的題目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從三首詩的題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再想想它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13.《少年中國說》(節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連貫而有氣勢。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課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課文訴說了中國人的強國夢想。百年來,在強國夢想的激勵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人物,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數學家華羅庚、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查找資料,讀一讀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接觸人物故事,和同學做一份手抄報。

4.選做:和同學集體朗誦課文。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14.《圓明園的毀滅》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反復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時間表的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4.結合相關資料,說說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讀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15.《小島》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用將軍的口吻,講述登到小島后發生的故事。結合資料,了解我國守島部隊的生活,說說你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應對與調整;)

課文16.《太陽》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2.讀下面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1)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2)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介紹與說明;)

課文17.《松鼠》

1.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讀下面的句子,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內容,體會表達上的不同。

松鼠體形細長,體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

松鼠在樹上筑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介紹與說明;)

課文18.《慈母情深》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復出現的部分,想想它們的表達效果。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小練筆: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我”拿到錢時“鼻子一酸”。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嗎?試著寫一寫。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

課文19.《父愛之舟》

1.默讀課文,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2)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對父親怎樣的情感?)

3.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后,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21.《古詩詞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

2.讀一讀,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詩句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借助注釋,理解《長相思》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學交流。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22.《四季之美》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背誦課文。

2.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景物的動態美。

(1)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2)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3)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3.選做: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美的氛圍。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23.《鳥的天堂》

1.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2.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讀一讀相關段落。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

課文24.《月跡》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說說月亮的足跡都出現在哪里。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再有感情地讀給同學聽。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25.《古人談讀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3.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課文26.《憶讀書》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

2.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

3.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和同學討論,說明理由。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描述與表現、解釋與分析、應對與調整;)

課文27.《我的“長生果”》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渡過哪些類型的書,從童年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表達與交流要關注:陳述與敘述、解釋與分析、介紹與說明、應對與調整;)

小學語文五年級備課組活動記錄(五年級語文實踐活動中)(5)

(三)梳理與探究

☆1、第三學段“梳理與探究”

1,分類整理學過的字詞,發現所學漢字形、音、義和書寫的特點,發展獨立識字能力和寫字能力。

2.感受不同媒介的表達效果,學習跨媒介閱讀與運用,初步運用多種方法整理和呈現信息。

3.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4.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影視作品中的故事和形象,通過調查訪問、討論演講等方式,開展專題探究活動,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丑。

☆2、五年級上冊“梳理與探究”關注點

課文1.《白鷺》

1.朗讀課文。說說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課文第6—8自然段描繪了三幅優美的圖畫,請你為每幅圖畫起一個名字。

3.背誦課文。抄寫你喜歡的自然段。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收集與組合。)

課文2.《落花生》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哪些內容。

2.從課文中的對話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父親想借花生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小練筆?;ㄉ鷷屛覀兿氲侥切┠瑹o聞做貢獻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會想到哪些人?選擇其中一個,試著寫一段話。

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燈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3.《桂花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美好的回憶。

2.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

(1)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著:“?。≌嫦裣掠?,好香的雨呀!”

3.聯系下面的“閱讀鏈接”,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含義。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4.《珍珠鳥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珍珠鳥的可愛,作出這樣的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5.《搭石》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讀的時候注意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詞語不要停下來,不要回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汛期”這個詞我不懂,但不影響理解課文內容,我就沒有管它,繼續往下讀。

桐桐:剛讀到“緊走搭石慢過橋”的時候,我不太理解,但我沒有回讀。

2.說說課文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從哪些語句中可以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6.《將相和》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的時間。盡量連詞成句地讀,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2.讀下面這段話的時候,你一眼看到多少內容?

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我怕有負趙王所托,已經讓人把和氏璧送回趙國了。如果您有誠意,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我們怎么敢為了一塊碧玉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

玲玲:我一眼看到了“秦國的國君”。

桐桐:我一眼看到的內容是“秦國的國君歷來不守信用”。

3.根據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完璧歸趙——澠池會面——負荊請罪

4.藺相如、廉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結合具體事例說一說。

5.選做題:選一些詞語或句子寫在卡片上,比比,看誰能一眼看完卡片上的所有內容。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7.《什么比獵豹的速度更快》

文前提示語:借助關鍵詞句,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下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我發現每個自然段基本上講的都是一種事物要比另一種事物的速度快。了解了課文表達上的特點,我讀得更快了。

桐桐:我讀到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就猜到這一段要講的內容是獵豹比鴕鳥的速度快。

2.根據課文內容,按運動速度的快慢給下面的事物排序,照樣子填序號。

光 游隼火箭 獵豹 人 流星體 鴕鳥 噴氣式飛機 聲音

4. 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或不懂的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和同學討論。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8.《冀中的地道戰》

文前提示語:帶著問題,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記錄所用時間。

1.你讀這篇課文用了幾分鐘?了解了哪些內容?和同學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玲玲:看到課文題目,我產生了疑問:“地道是什么樣的?在地道里怎么打仗呢?”帶著這些問題讀,我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快了,閱讀的速度也快了。

桐桐:談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況呢”,

2.地道戰取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

課文9.《獵人海力布》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海力布的哪幾件事?

2.試著以海力布或鄉親們的口吻,講一講海力布勸說鄉親們趕快搬家的部分。

3.小練筆:根據課文內容,給那塊叫“海力布”的石頭寫一段話,簡要介紹它的來歷。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10.《牛郎織女(一)》

1.默讀課文,說說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處的,他和織女是怎么認識的?

2.課文有些情節寫得很簡略,發揮想象把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再和同學演一演。

£牛郎常常把看見的、聽見的的事告訴老牛。

£仙女們商量瞞著王母娘娘去人間看看。

3.選做:課文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如,老牛突然會說話了,它知道織女何時會下凡。在其他的民間故事中找出你覺得不可思議的情節,和同學交流。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11.牛郎織女(二)

文前提示語:用上一單元學到的閱讀方法,盡可能快地默讀課文,了解牛郎織女故事的結局。聯系上一篇課文,說說如果給《牛郎織女》繪制連環畫,你打算畫哪些內容,每幅圖畫配什么文字。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12.《古詩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示兒》。

2.讀懂詩歌的題目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從三首詩的題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下列詩句的意思,再想想它們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13.《少年中國說》(節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連貫而有氣勢。背誦課文。

2.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說說課文的意思,再回答下面的問題。

◎課文用哪些事物來贊美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和中國少年之間有什么聯系?

3.課文訴說了中國人的強國夢想。百年來,在強國夢想的激勵下,涌現出大量的優秀人物,為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地質學家李四光、核物理學家鄧稼先、數學家華羅庚、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小崗村“大包干”帶頭人。查找資料,讀一讀為國家富強而奮斗的接觸人物故事,和同學做一份手抄報。

4.選做:和同學集體朗誦課文。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14.《圓明園的毀滅》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反復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2.課文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作者為什么用那么多筆墨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3.讀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時間表的詞語,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感受。

(1)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

(2)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園內放火。

4.結合相關資料,說說為什么“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5.讀讀下面的“閱讀鏈接”,結合相關資料,體會其與《圓明園的毀滅》表達情感的相似之處。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15.《小島》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用將軍的口吻,講述登到小島后發生的故事。結合資料,了解我國守島部隊的生活,說說你對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理解。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16.《太陽》

1.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了太陽?太陽對人類有哪些作用?

2.讀下面的句子,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運用哪些說明方法介紹太陽的,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1)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千米遠。

(2)一百三十萬個地球的體積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3)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17.《松鼠》

1.默讀課文,把從課文中獲得的有關松鼠的信息分條寫下來。

2.讀下面的句子,找出課文中相應的內容,體會表達上的不同。

松鼠體形細長,體長17~26厘米,尾長15~21厘米,體重300~400克。

松鼠在樹上筑巢或利用樹洞棲居,巢以樹的干枝條及雜物構成,直徑約50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換毛。年產仔2~3次,一般在4、6月產仔較多。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18.《慈母情深》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中的場景,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

2.讀下面的句子,注意反復出現的部分,想想它們的表達效果。文中還有一些這樣的語句,畫出來和同學交流。

(1)背直起來了,我的母親。轉過身來了,我的母親。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對眼神疲憊的眼睛吃驚地望著我,我的母親……

(2)母親說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彎曲了背,立刻又將頭俯在縫紉機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3.小練筆: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我”拿到錢時“鼻子一酸”。你有過“鼻子一酸”的生活經歷嗎?試著寫一寫。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19.《父愛之舟》

1.默讀課文,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哪個場景給你的印象最深。

2.讀下面的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

(1)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與在家里撒嬌的哭、發脾氣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樣,是人生道路中品嘗到的新滋味了。(“新滋味”指的是什么?)

(2)我什么時候能夠用自己手中的筆,把那只載著父愛的小船畫出來就好了?。◤倪@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作者對父親怎樣的情感?)

3.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從課文中找出相關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20.《“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想想父親和母親對巴迪的詩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巴迪長大后,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21.《古詩詞三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楓橋夜泊》。

2.讀一讀,想象詩句描繪的景象,體會詩句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3)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3.借助注釋,理解《長相思》的意思,試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學交流。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

課文22.《四季之美》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筆下四季之美的獨特韻味。背誦課文。

2.讀下面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景物的動態美。

(1)即使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二只螢火蟲兒,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2)夕陽照西山時,感人的是點點歸鴉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飛去。

(3)成群結隊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飛,更是叫人感動。

3.選做: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美的氛圍。仿照課文,用幾句話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23.《鳥的天堂》

1.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和節奏讀一讀相關段落。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24.《月跡》

文前提示語:默讀課文,說說月亮的足跡都出現在哪里。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體會作者細膩的感受和動人的描寫,再有感情地讀給同學聽。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

課文25.《古人談讀書》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大意。

3.聯系自己的讀書體會,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對你有啟發。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發現與再造。)

課文26.《憶讀書》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回憶了自己讀書的哪些經歷,她認為什么樣的書才是好書。

2.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談談你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

3.你是否贊同作者的這種讀書方法?和同學討論,說明理由。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課文27.《我的“長生果”》

文前提示語: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說作者渡過哪些類型的書,從童年讀書、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梳理與探究要關注:篩選與提煉、規整與分類、比較與抽象、收集與組合、發現與再造。)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211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