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這些成語你都學過了嗎(這些詞居然都是成語)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0)
提起成語,很多人都會將它和文化積淀聯系起來,比如一葉障目、葉公好龍等,都是有故事背景在的,可以僅僅憑借幾個字就闡述出復雜深奧的道理或者指代某一類人事。
但其實,還有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提起的普通詞匯組合也是成語。比如萬里長城、十字路口、一路平安、明明白白、一點一滴、家家戶戶等等,看完是不是瞬間懷疑自己語文白學了。但另一方面,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平時原來都是出口成章的人啊,每天不知不覺中就講出了那么多成語,何必辛辛苦苦地學習語言文學呢?對了,辛辛苦苦其實也是成語。

之所以這些常用詞都屬于成語范疇,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很多人理解錯了成語的概念。在一般印象里,成語應當由4個字組成,是濃縮精煉后的中文。這樣想當然也沒有錯,但本質上成語是中文系統中長期且普遍使用的固定詞匯,跟常用語相似,不同之處在于成語往往更加凝練精辟、結構緊密。最重要的是,成語是中文的藝術,它能將語言的美感、中華文化歷史、人生哲理等精華蘊藏其中,而不是簡單地表達其字面意思。
比如“吃飯了嗎”雖然也經常被人使用,但缺乏深意,也沒有美感,實在稱不上成語。相比之下,食指大動、風卷殘云等成語在吃這件事上表現得更形象生動。
那么,既然成語是很多人都會使用的詞匯組合,就不見得要拘泥于4個字,其實3個字也可以,甚至10個字都行。

3字成語如一字師,5字成語如東西南北人,6字成語如五十步笑百步,7字成語如不為五斗米折腰,8字成語如蠅附驥尾而致千里,9字成語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10字成語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再往下就不舉例了,其實還有10字以上的成語,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買本成語詞典看看。
值得一提的是,成語并不都是古代人傳下來的,也有很多成語誕生于近代,比如成語大氣磅礴,出自《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成語順藤摸瓜出自1982年的《人民日報》。

語言會隨著歷史發展而不斷推陳出新,尤其在互聯網時代,每年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都會涌現出非常多的流行詞匯,比如細思恐極、喜大普奔、十動然拒、男默女淚等等,那么這些詞語未來能否成為成語家族的一員呢?大概率是不行的,一來很多流行詞匯的“生命期”較短,無法長期使用。二來這些四字詞匯大都是某句大白話的縮寫,在深度和語言規范上可能有欠缺之處。當然,這些網絡用語可以反映出某一時期的大事件或流行文化,也能折射出年輕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在這點上仍有其價值所在。
不知道大家對成語文化有哪些看法或學習體驗,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35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