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第12課
在天晴了的時候
在天晴了的時候,
該到小徑中去走走:
給雨潤過的泥路,
一定是涼爽又溫柔;
炫耀著新綠的小草,
已一下子洗凈了塵垢;
不再膽怯的小白菊,
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
試試寒,試試暖,
然后一瓣瓣地綻透;
抖去水珠的鳳蝶兒,
在木葉間自在閑游,
把它的飾彩的智慧書頁,
曝著陽光一開一收。
到小徑中去走走吧,
在天晴了的時候:
赤著腳,攜著手,
踏著新泥,涉過溪流。
新陽推開了陰霾了,
溪水在溫風中暈皺,
看山間移動的暗綠——
云的腳跡——它也在閑游。
雨后泥濘的小路

雨后的小草

小白菊

鳳蝶

詩歌主題
本文是一首生動、活潑情趣盎然的兒童詩,詩人用擬人的手法,通過對小徑雨后美麗景象的生動描寫,引導人們到雨后的小徑上走一走,去感受親近自然的自由和歡樂,表現了景物鮮活的生命力,表達了詩人輕松、愉悅的心情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我的感悟
大自然是美麗的,瞧這雨后的小徑,是多么的清新美麗!大自然是迷人的,在天晴了的時候,千萬別錯過了去體驗自然的饋贈。讓我們在閑暇之余,走出家門,親近自然吧!以花草為友,以清風為伴,你會感到無比的愜意
深刻含義
這首詩運用象征的手法,歌頌光明和解放,表達了詩人對抗戰必須的堅定信念
賞析
第一小節:詩人描繪了泥路、小草、小白菊和鳳蝶兒,表現了對大自然的體悟。
“溫柔“體現了泥路的柔軟及其美好。
"炫耀”寫出了小草的快樂與自豪。
“洗凈”寫出了雨后小草的潔凈、清新。
小草自豪地展露出雨后洗去塵埃與污垢的翠綠身姿。詩人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雨過天晴后小草更綠、更茂盛的樣子。
“膽怯”說明小白菊經歷了風吹雨打。
“慢慢”“試試”體現了小白菊的謹慎。
“綻透”體現了小白菊的勇敢與生命力的頑強。因為雨水的滋潤,小白菊也有了靈性,勇敢地抬起了頭,雖然周圍忽寒忽暖、但它卻綻放出了生命的美麗。詩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上白菊的美麗與可愛。
“閑游”表現了鳳蝶兒的自由與快樂,體現了雨后的美好。
“智慧書頁”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描繪出了鳳蝶兒翅膀的多彩與美麗。
“一開一收”展現了鳳蝶兒的動態美和生命的活力。詩人用奇妙的想象,把鳳蝶兒的翅膀看作是美麗的書頁,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奇光異彩的美妙世界
第二小節:詩人再次召喚我們沿著小徑去親近自然。照應前文“攜著"踏著"“涉過"這一系列的動詞,讓我們,仿佛親身體會到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快樂和愜意

第三小節:寫放眼望去,新陽、溪水、浮云都給人清新、舒適的感覺。 “推開”一詞采用擬人的手法,描繪出太陽的偉大力量
“暈皺”表現出溪水的美麗與陶醉之態。
“云的腳跡”“閑游”體現了云的悠閑、美麗。
在詩人筆下,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新陽推散陰霾、溪水陶醉云生出腳閑游,一切都是那么清新、舒適,富有生命力,這讓我們更增強了投身大自然的渴望。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一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筆名夢鷗、夢鷗生、信芳、江思等。畢業于復旦大學。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翻譯家等。先后在鴛鴦蝴蝶派的刊物上發表過三篇小說:《債》《賣藝童子》和《母愛》。曾經和杜衡、張天翼和施蟄存等人成立了一個名為“蘭社”的文學小團體,創辦了《蘭友》旬刊。代表作《雨巷》《我的記憶》等。
1950年2月28日,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4261.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