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第三單元 傳統文化本單元是識字單元,人文主題是“傳統文化”圍繞“傳統文化”這一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和1個口語交際、1個語文園 地4篇課文分別是《神州謠》《傳統節日》《“貝”的故事》《中國美食》課文形式活潑、語言簡潔、內容豐富,介紹了壯美的祖國山川、熟悉的傳統佳節、神奇的漢字和豐富的中國美 食,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建構語文與生活的關聯,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語文要素?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語文要素
第三單元 傳統文化
一、教材與圖書分析本單元是識字單元,人文主題是“傳統文化”。圍繞“傳統文化”這一主題,編排了4篇課文和1個口語交際、1個語文園 地。4篇課文分別是《神州謠》《傳統節日》《“貝”的故事》《中國美食》。課文形式活潑、語言簡潔、內容豐富,介紹了壯美的祖國山川、熟悉的傳統佳節、神奇的漢字和豐富的中國美 食,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建構語文與生活的關聯,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用多種方法識字學詞。《神州謠》讓學生借助情境識字,課文雖篇幅短小卻內涵豐富,借用《三字經》的形式,讓我們感受祖國的偉大和作者內心的自豪之情;《傳統節日》是一首以我國傳統佳節為題材的識字韻文,讓學生圍繞“傳統佳節”這一主題情境識字的同 時,能聯系生活練習說話,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理解,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貝”的故事》是一篇識字小故事,旨在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形聲字偏旁表義的特點,通過“貝”字讓我們感受到漢字構字的奇妙;《中國美食》是以形聲字為主體的歸類識字課,旨在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發現偏旁與漢字之間的關聯,既能識記與美食相關的形聲字,理解字義,又能了解美食的制作方法,激發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熱愛。
本單元的“口語交際”以“長大以后做什么”為主題,引導學生“清楚地表達想法,簡單說明理由”,針對學生在學校和社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人際交往問題,對接學生的生活需要。
二、單元教學目標1. 認識6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漂”“炸”,會寫36個字,會寫37個詞語,積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等詞語。
2. 利用韻語、形旁與字義的聯系、借助圖片等多種方法識字;能借助形旁猜測字義,并正確選用形聲字;知道“鹿、金”
等字可以作為部首,并能用這些部首查字典。
3. 朗讀《神州謠》;背誦《傳統節日》;會講漢字“貝” 的故事。初步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傳統文化的悠久及語言文字的魅力。
4. 能把自己長大后想干什么說清楚,并簡單說明理由;能聽明白同學說的內容,對感興趣的內容提出疑問。
5. 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5096.html
上一篇:易錯字讀音表(易錯字讀音表)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