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語文要培養學生的能力(語文課上也要培養學生)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今天早上,轉發@法治大別山的《獨領風騷,千古第一人,150首毛主席詩詞大全,值得收藏》,讓我想起了我做的群文“偉人的心胸”。
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是因為他們具有過人之處。但是,偉人也是由平凡人成長起來的。那么平凡人成長為偉人需要哪些條件?“心胸的寬廣”、“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就是偉人必備的素養之一。
我們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把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偉人,而是要把每個人培養成有理想、有抱負、心胸寬闊的人,每一個人都具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語文課上,老師就應該挖掘相關文章蘊含的這方面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擴展學生人生的格局。
我在備《沁園春 雪》的時候,就利用了這個構思,感覺不錯,現在分享給大家。

一、群文篇目:《沁園春 ·雪》《觀滄海》《沁園春 長沙》《詠蛙》
三、教材:鄂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單元
四、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教材上的兩首詩:《沁園春 ·雪》《觀滄海》,鼓勵背誦課外的兩首。
2.學習融情于景的寫法。
3.感受偉人肩負天下為己任的志向。
五、教學重點:理解詩歌主旨,感受偉人不同于常人的心胸。學習融情于景的寫法。
六、教學難點:對《沁園春 ·雪》中歷代帝王的了解以及寫他們的作用。
七、課時計劃:一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學習《沁園春· 雪》
1.一讀,讀正確。結合文下注音讀準字音。小聲讀、抽讀。
2.二讀,讀出感覺。結合文下注釋讀出理解。
(1)設計朗讀方案后放聲朗讀。
(2)反復讀自己有感覺的詩句,并歸納出是什么感覺。
(3)抽生交流讀出的感覺。
3.理解。
(1)理解內容:分層次,歸納層意
(2)理解主題:感受字里行間作者流露的充沛的情感,找出主旨句,理解主旨句,感受毛主席的抱負。
(3)理解寫法:分析上闋與下闋的關系,體會融情于景的妙處;分析下闋選取歷代帝王為意象的作用,體會詩歌中的議論。

(二)學習《觀滄海》
1.讀。讀正確,讀出感覺。
2.比較。在反復誦讀中比較。
(1)兩文主旨的相同之處,并能清楚闡述,體會曹操的抱負。
(2)兩文的寫法的相同之處,一一羅列出來,進一步體會融情于景的表現力。
(三)討論:從兩首詩中你能說出抱負與自負的區別嗎?從而感受偉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心胸。
(四)作業:
1.當堂練習背誦,隔天默寫。
2.自主學習《沁園春·長沙》《詠蛙》。

1.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2.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3.沁園春·長沙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4.詠 蛙
毛澤東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做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607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