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重點句子
(1)它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著身子的。第二天才舒開身來,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
答:摹形,突出小桃樹的瘦小、薄弱,生命力不旺盛。
(2)可我的小桃樹,一顆“仙桃”的種子,卻開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兒單薄得似紙做的,沒有肉的感覺,沒有粉的感覺,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蒼白白的臉,又偏苦澀澀地笑著。
答: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小桃樹雖單薄弱小,卻頑強地開了花,只是仍顯得那么孤單病態(tài)。
(3)那樹的頂端,高高的一枝兒上,竟還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嫩黃的,嫩紅的,在風中搖著,抖著滿身的雨水,幾次要掉下來了,但卻沒有掉下去,像風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燈,閃著時隱時現(xiàn)的嫩黃的光,嫩紅的光。
答: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將花苞比作風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燈,表現(xiàn)了小桃樹頑強的生命力, 同時也給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4) 人世原來有人世的大書,我卻連第一行文字還讀音不懂呢。
比喻,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人世比作大書,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 對人世的認識還很膚淺,表現(xiàn)了社會的錯綜復雜和“我”的天真幼稚,將“我”的命運和小桃樹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
(5)啊,小桃樹兒,我怎么將你遺在這里,而身漂異鄉(xiāng),又漠漠忘卻了呢?看著桃樹,想起沒能 再見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喪對不起我的奶奶,對不起我的小桃樹了。
作者睹物思人,看到小桃樹自然想起奶奶,包含著對奶奶深深的愧疚之情。
主旨歸納
這是一篇狀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通過描述一棵小桃樹曲折艱難的生長過程,贊頌了與命運抗爭的頑強精神,并借小桃樹抒寫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對生活的困苦和磨難,要頑強地斗爭,不懈地追求。
重點問題
(1)本文在敘述中有幾條線索?
這篇文章有兩條線索,小桃樹的經(jīng)歷是作為明線貫穿全文的,還有一條暗線,即作者本人的經(jīng)歷。
明線,小桃樹的經(jīng)歷:桃核兒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綠)——長到二尺來高(瘦,黃, 沒人理會)——有院墻高了(豬拱,討人嫌,被遺忘,奶奶照顧)——開花(弱小,遭大雨, 花零落,掙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著一個欲綻的花苞。
暗線, “我”的經(jīng)歷: “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從小有夢想——離家出山,進城讀 書,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業(yè)——長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復雜,社會復雜,感到自己 太幼稚,太天真了,遭受種種磨難——像小桃樹一樣, “我”心里“到底還有一朵花呢” ,對 理想對幸福的追求更加堅定了。
明線,暗線兩條線索交織,使小桃樹和“我”建立了聯(lián)系——小桃樹就是另一個“我”。
(2)討論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我”對小桃樹的深情。
明確:文章開頭即飽含著“我‘對小桃樹的深情;當初是懷著它能給“我”帶來幸福的深情, 讓它“蓄著我的夢”種下了它,所以偏愛它;見到它長得孱弱,花兒開得慘淡,又為自己漂 泊異鄉(xiāng),忘卻了它而難過。當生活受到挫折時,見到小桃樹在風雨中掙扎,更痛苦而又無可奈何 了,最后看見小桃樹勇敢地與風雨搏斗,保留下一朵欲綻的花苞, “我”受到感動。
(3)文章多處寫到“奶奶” ,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一是突出了小桃樹與奶奶的密切關系:奶奶買來桃子才使作者種下桃樹,奶奶打 掃衛(wèi)生才發(fā)現(xiàn)桃樹發(fā)芽,奶奶的保護才留存桃樹。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對象,文章在歌頌 小桃樹的過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對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698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