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
1、文章總體結構:總-分-總
(1) 總:第一自然段“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用問題激發閱讀興趣,從而引出接下來的內容。
(2) 分:黑暗 寧靜 (第二、三自然段) 突出“景色奇異”
動物 植物 資源(第四、五、六自然段) 突出“物產豐富”
(3) 總:第七自然段“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對描寫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

織布梭子

梭子魚
2、修辭
(1) 比喻:光點-星星、魚-梭子
(2) 擬人:竊竊私語、免費的長途旅行
(3) 排比:有的像蜜蜂-有的像小鳥-有的像小狗-有的在打鼾、
有褐色-有紫色-還有紅色
(4) 對比:最小的海藻-最大的海藻
3、需注意的字詞
(1) 攻的部首:攵
(2) 多音字:
寧 níng 寧靜、安寧 nìng 寧可、寧死不屈、寧缺毋濫
注意:常見“寧”字在表示地名和作“平安、安定”之意讀二聲 。如“遼寧、西寧、寧夏”等。而作為人姓則讀四聲。如演員寧靜,本名的姓為四聲,藝名的姓為二聲。姓寧的著名人物還有運動員寧澤濤等。
參 cān 參加、參與 shēn 人參、西洋參 cēn 參差
注意:只有參差在一起才讀cēn
(3) 擬聲詞:
聯想方法:常見動物 雞(嘰嘰)、鴨(嘎嘎)、狗(汪汪)、貓(喵喵)、
豬(哼哼)、牛(哞哞)、羊(咩咩)……
(4) 積累詞語
澎湃、閃爍、竊竊私語
5、擴展材料:
(1)能發光的魚類
姓名:光瞼鯛
深度:170米,夜間捕食才來到上層水中。

光瞼鯛
姓名:鮟鱇魚,俗稱哈蟆魚、海哈蟆等。
深度:50米~100米

鮟鱇魚
姓名:燈頰鯛,又名燈眼魚、閃光魚等
深度:400米左右

燈頰鯛
姓名:燭光魚
深度:200-500米

燭光魚
(2)海底的聲音
魚類發聲關鍵:魚鰾
沙丁魚群會發出如同海浪拍岸的嘩啦嘩啦聲,小鮑魚發出的聲音像蜜蜂嗡嗡叫,冷球魚則會發出猶如人打鼾的呼嚕聲,其他的如烏頭黃魚發出咕咕叫,黑背鯤會發出沙沙聲,駝背鱒會發出咚咚聲等。
魚類的發聲以石首魚最有名,我國著名的醫學家李時珍曾這樣描述過:“石首魚,每歲四季,來自海洋,綿延數里,其鳴如雷。”石首魚的發音是因為它具有復雜的發音器官,它發音器官為鰾和附近的鼓肌(也稱發音肌)組成,當鼓肌收縮時,壓縮內臟,使鰾壁共振而發出聲音。

石首魚,又名黃花魚,據說是世界上叫聲最大的魚
(3)海底動物活動
鯊魚:以優雅的S形擺動全身,尾部擺動的弧度最大。流經胸鰭的水流便自然產生上升力量,保持身體不下沉。
海馬:棲止時的海馬,利用尾部具有卷曲的能力,使尾端得以纏附在海藻的莖枝上。游泳的姿態也很特別,頭部向上,身體稍斜直立于水中,完全依靠背鰭和胸鰭來進行運動,扇形的背鰭起著波動推進的作用。通過改變鰾中的含氣量而上升或下沉。

纏附在海藻的海馬
蝦:游泳足像木槳一樣頻頻整齊地向后劃水,身體就徐徐向前驅動了。受驚嚇時,它的腹部敏捷地屈伸,尾部向下前方劃水,能連續向后躍動,速度十分快捷。
海星:把海星的身體翻過來,能見到許多小小的管足。管足的前端有吸盤,海星就是通過管足的一吸一放向前移動。 海星走得很慢每分鐘只能在海底移動5至8厘米。

海星
(5) 海底植物
海底植物以藻類為主,在生物的起源和進化上占很重要的地位。海洋植物是海洋世界的“肥沃草原”,海洋植物不僅是海洋動物的天然“牧場”,而且是人類的綠色食品,也是用途寬廣的工業原料、農業肥料的提供者,還是制造海洋藥物的重要原料。

海底植物是海洋動物的樂園
(6) 海底礦產
海底油氣、固體礦產、海濱砂礦:海濱沉積物中有許多貴重礦物,如:含有發射火箭用的固體燃料鈦的金紅石;含有火箭、飛機外殼用的鈮和反應堆及微電路用的鉭的獨居石;含有核潛艇和核反應堆用的耐高溫和耐腐蝕的鋯鐵礦、鋯英石等。多金屬結核和富鈷錳結殼、熱液礦藏,是一種含有大量金屬的硫化物,海底裂谷噴出的高溫巖漿冷卻沉積形成。可燃冰。

海底也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等待開采
(7)推薦觀賞:紀錄片《深海大世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78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