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草原》知識點
1、易錯字音:
渲(xuàn)染 迂(yū )回 馬蹄(tí)
2、課文內容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寫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動地描寫了草原上如詩如畫的美麗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熱情好客。
(2)課文寫作順序:初見草原——迎客——待客——話別
(3)作者介紹:舍: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50年創作話劇《龍須溝》,獲北京市“人民藝術家”稱號。主要作品:話劇劇本《龍須溝》、《茶館》、《立珍珠》、《春華秋實》《女店員》等;小說:《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離婚》等。
3、如何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
答: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涯,邊際。天涯,天邊,指大草原;話:傾訴;斜陽:夕陽。這句話的意思是蒙漢人民之間的情誼深厚,怎么舍得馬上分別呢?直到夕陽西下,人們還在這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互相傾訴著惜別之情。大地與天空相按的地方。這句話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體現,同時給讀者以回味的余地:從迎客、聯歡到話別,處處洋溢著“蒙漢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舉目皆是詩情畫意,所以才讓人流連不已,難分難舍,這一余味不盡的特寫鏡頭與“蒙漢情深”的全篇之旨緊扣,收到了揭示題旨深化文意的效果。
4、課后習題:聯系上下文,體會兩個“回味”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嗯,剛吃過。(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
答;這句中的“回味”指吃過東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例句:吃完飯后,我坐在椅子上“回味”著剛吃過的烤雞翅。
(2)“在這種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支,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答:這句中的“回味”指對經歷或接觸過的事情重體味。例句:看到這張照片,我不禁“回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
5、蒙古族習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為主,傳統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間,草原上都要舉行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內容。
6、描寫草原的詩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南北朝《敕勒歌》
草色青青柳色濃,玉壺傾酒滿金鐘。 ——高駢《邊方春興》
《草原》同步習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929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