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已婚9年的邵華懷孕(已婚9年的邵華懷孕)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毛主席一生雖然生育了十個孩子,但是能順利長大成人的卻沒有幾個。
長子毛岸英歷經坎坷,長大成材,可是卻犧牲在朝鮮戰場上,讓劉思齊年紀輕輕成了寡婦。
次子毛岸青雖然身體留下殘疾,但好歹和邵華結了婚,生活還算順遂。
毛主席一直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孫子的出生,享受兒孫繞膝的幸福時光。
奈何毛岸青和邵華結婚已經九年了,可是一直沒有好消息傳來,這讓毛主席如何不著急?
為了這件事,毛主席曾經無數次找兒子毛岸青談話,讓他抓緊時間,盡快滿足自己三世同堂的心愿。
1969年,當得知結婚9年的邵華懷孕后,毛主席欣喜若狂,說道:“我終于要當爺爺了!”

邵華懷孕后,毛主席又做了哪些準備迎接自己的孫子呢?
岸青去世毛主席和楊開慧的二兒子毛岸青同志因為醫治無效在2007年3月23日于北京去世。
毛岸青去世后,在北京西山設立了靈堂,許多國家領導人和他生前好友都來此吊唁。
雖然毛岸青的一生不像其他開國將軍那樣轟轟烈烈,但是他也活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
多災多難的人生毛岸青出生在1923年1月23日,湖南長沙板倉的外婆家中,因為出生在動蕩不安的年代,所以兒子剛滿月,毛主席就離開長沙到上海,準備到廣州領導工作。
毛主席離開后,國民黨反動軍閥抓捕了楊開慧和毛岸英,雖然三個孩子在中共地下黨的營救和安排下,順利被送到上海。
但是三個幾歲大的孩子,又沒有父母親在身邊照顧,在上海這樣一個陌生又不安定的城市,該如何生存?
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倆為了謀生,曾經在燒餅鋪當學徒,被老板無情剝削,挨罵挨打,受盡了折磨。
毛岸青還因為被巡捕房特務毒打,兩耳失聰,留下了腦震蕩的后遺癥。
小小年紀在動蕩的社會里討生活,是一件多么艱辛的事情,兩個孩子除了給別人下跪,給有錢人當干兒子外,其余的事情他們都經歷過。
就連毛主席都說他實在是同情毛岸青,小小年紀要經歷親人的生離死別,還流落街頭,嘗盡冷眼和折磨,是一個受盡苦難的孩子。
毛岸青作為毛主席唯一留下的兒子,他承擔著延續毛家血脈的重擔和責任。
但是由于年少時的經歷,毛岸青在精神和身體上都遭到了巨大的傷害,后遺癥一直折磨著他的精神和肉體。
雖然毛主席也將他送到了蘇聯接受治療,但是由于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加上當時傷害太重,毛岸青的病只能延緩,無法根治。
這一直是毛主席的遺憾,也是作為父親對兒子的愧疚。
毛主席是一個內心充滿著愛和痛苦的偉大父親,他內心的痛苦是我們常人難以理解的。
由于聚少離多,父親對毛岸青來說,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子,記憶里僅有幾件事能夠證明父親對他的愛。
毛岸青曾經失手打碎了一個瓷杯,原以為會遭到父母的訓斥,沒想到毛主席非但沒有訓斥,還耐心蹲下來講解一只陶瓷杯的生產過程。

毛岸青雖然年紀小,但卻在毛主席的講解中明白一只杯子是如何從泥土變成精美實用的瓷器。
這中間要經歷多少道工序,需要工人辛苦付出諸多汗水,才能呈現在大家面前。
毛主席通過一米一物都來之不易的生活道理教育孩子要愛惜物品,珍惜勞動成果。
還有一次毛岸青蹲在地上,手里還拿著一塊玻璃玩,保姆發現后立刻哄著毛岸青,希望他能將玻璃交出來。
玻璃尖很鋒利,會對小孩子造成傷害,保姆才會這么緊張。
但是毛主席卻制止了保姆的動作,說道:“就隨他去吧,不要緊的?!?/p>
“可是,一旦玻璃劃破了手怎么辦?”保姆還是很擔心。
“流了血,他就會記著這次的經歷,下次再也不敢碰這么危險的東西了。有些事情需要他自己去體驗?!?/p>
毛主席對孩子從來不會溺愛,而是鼓勵他們勇敢面對生活,孩子只有大膽親自動手實踐,才會懂得生活的學問。
毛主席不會因為虧欠某一個孩子,而對他格外疼愛。
希望你能繼續學習1937年初,毛岸英和毛岸青被黨組織送到了蘇聯接受學習,14歲的岸青終于結束了人間地獄般的流浪生活。
在蘇聯,毛岸青他們還有賀子珍的照顧,總算是找到了家人的依靠和親人的關懷。
兄弟倆也和毛主席取得了聯系,他們不斷給毛主席寫信,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作為父親的毛主席每次收到他們的信,都會異常激動,并且在百忙之中抽空給兩個孩子回信,給他們加油鼓勁,甚至經常寄一些書籍讓兄弟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毛主席對兩個孩子的成長進步感到由衷的開心,當他第一次在延安看到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倆的照片后,激動地捧著兩個孩子的照片不停走動。

盡管已經生病,可是毛主席的精神狀態卻一下子好了不少,眉眼間的喜悅和激動是難以掩飾的。
那份來自心底的牽掛和惦記噴涌而出,看著兩個兒子的照片,毛主席心潮澎湃。
多少往事涌上心頭,那艱難的歲月,那難忘的歷程,那愛憐的心情,一半欣喜,一半內疚。
毛岸青一直將哥哥視作自己學習的榜樣,在他的激勵下,毛岸青也順利讀完了大學,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還報名參與了蘇聯的衛國戰爭。
人生大事新中國成立后,毛岸青在中宣部從事翻譯工作,因為在蘇聯學習的經歷,所以他對俄語十分精通。
從事翻譯這份工作,毛岸青信手拈來,工作上一帆風順,可是愛情上卻不盡人意。
毛主席知道毛岸青身體上有隱患,所以自他回國后,一直沒有催促過婚姻方面的事情。
但是聽說毛岸青很長時間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后,毛主席著急了,他認真地和毛岸青進行了一次交心,告訴他說:“你談戀愛,找對象不能對外說是毛主席的兒子。你就說你是中宣部的翻譯,不是也很好嗎?
而且我勸你找一個工人或者是農民出身的人,這對你還有些幫助,你一直沒找到對象,或許是因為要求太高了,人家能力強的,看不起你,那就不太好了?!?/p>
毛主席除了勸毛岸青降低要求外,還幫他促成了結婚大事。
張文秋一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叫劉思齊,嫁給了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小女兒叫邵華,后來嫁給了毛岸青。
不知道是歷史的機緣,還是命運的安排。
1927年4月,中共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當時張文秋和劉謙初結婚才兩天。
別人都祝福他們早生貴子,婚姻美滿,唯有毛主席說道:“別人都勸你早生貴子,我卻衷心希望你們能生一對千金,這樣我們兩家人好結成親家。我的兩個孩子配你的兩個女兒,很不錯?!?/p>
張文秋聽后說道:“好啊,好啊,這兩個孩子我都很喜歡?!?/p>

原本這只是一個玩笑,沒想到后來真的一語成真,兩個女兒都嫁給了毛主席的兒子。
根據邵華講述,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倆經常騎著車子到她家里玩耍。
毛岸青是一個粗心大意的男孩子,鞋子壞了,襪子掉到鞋子里也不在意。
還是張文秋看毛岸青這個樣子于心不忍,帶他到街上修鞋,衣服臟了主動讓他們換下來,替他們洗衣服。
張文秋在劉思齊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失去了丈夫,她很心疼兩個孩子的遭遇。
只要兩個孩子來家里玩耍,張文秋都會做好吃的給兄弟倆。
毛主席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兩個孩子,再加上母親楊開慧去世得早,他們都需要情感上的呵護。
張文秋以她寬廣的胸懷照顧兩個孩子,對毛岸青來說,張文秋相當于他的第二個母親。
親上加親1957年10月,毛岸青在蘇聯修完學業后,就從北京到大連休養身體。
毛主席知道自己沒辦法陪伴毛岸青一輩子,還是需要給他找一個伴侶照顧才放心。
原本毛岸青對一個照顧他的護士有好感,還寫信告訴毛主席,想要與她在一起。
毛主席開心地派人到大連打聽這個護士的情況,后來發現這個護士人品不過關,看中的不過是毛岸青的身份罷了。
毛主席對孩子的事情從來不會多加干涉,也不挑剔對方的身份,但是人品上卻要求很嚴格。
他覺得戀愛和結婚都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需要兩情相悅,才能攜手走過一生。
張文秋聽說后,有意和毛主席再結親家,畢竟兩個孩子是她從小看到大的,人品也信得過。
毛岸英的犧牲,對張文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為了撮合這一對年輕人,她帶邵華到大連看望毛岸青。
雖然小時候兄弟倆經常到家里做客,但是毛岸青和邵華已經十年沒見面了,以至于見面的時候,毛岸青都沒認出來。
兩個年輕人,學歷相仿,經歷差不多,又都是革命的后代,共同話題也不少。
自從這次見面后,兩人經常書信來往,感情也越來越濃,毛主席得知毛岸青身體有所好轉,又和邵華談戀愛后,就委托大兒媳劉思齊和邵華到大連看望他。
毛主席是一個極富人情味的父親,他還給毛岸青寫了一封信,信里囑托他要好好照顧身體,好好靜養。
換做是在普通百姓家里,毛主席60多歲的年紀早就當上爺爺了,可是毛岸青都快40歲了,還是一個人。
毛主席雖然心里著急,但還是讓毛岸青先養好身體,尊重他的意見和選擇。
1960年,毛岸青決定和邵華結婚,地址就選在大連,由大連的政府負責操辦,毛主席送給邵華一塊手表和一臺收音機作為新婚禮物。

作為父親,毛主席很欣慰自己的兒子能找到人生的幸福。
邵華雖然長大后和毛岸青見面的機會不多,但是兒時的記憶都還在,她想起兩人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那是在1949年的時候,你已經回到了北京,有一天,岸英哥哥將你帶到我們家里,向你介紹了我,岸英哥哥還拍著我的肩膀說:‘邵華,快叫岸青哥哥?!莻€時候我才11歲,從此以后,你就成為我們家中的???。
1950年岸英哥哥到朝鮮戰場,嚴格遵照紀律的他,沒有提前告訴我們一點消息,但是他卻格外放不下你。
臨走前,他將你托付給媽媽,擔心你身體,還說你喜歡吃面包,但是工資不夠用,所以希望媽媽能多給你一些補貼。”
毛岸青默默聽著這些事情,兩人從大連回來后,邵華在中南海向毛主席提出想要繼續讀書,希望毛主席可以幫忙。
毛主席認真地說:“孩子,你有這個想法很好,要好好學習啊,這件事我會讓人來辦的?!?/p>
沒過多久,邵華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繼續學習,毛主席一向不提倡孩子結了婚后就放棄學業,所以當初毛岸英幾次三番提出和劉思齊結婚,都被毛主席拒絕了。
也是因為毛主席的幫助和鼓勵,才有了后來邵華那么多的著作問世。
毛主席還建議毛岸青帶邵華回板倉看望父老鄉親,看望年事已高的外婆,去給母親楊開慧掃墓,告訴她這個好消息。
這是邵華第一次回到湖南,熱情的父老鄉親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毛主席的著急看著兩個年輕人如此恩愛,毛主席很欣慰,可是怎么毛岸青和邵華都結婚九年了,還是沒有傳來好消息呢?
他對毛岸青寄予了厚望,希望毛岸青能傳遞毛家的香火和精神。
為了這件事,毛主席多次找來毛岸青談話,勸他要抓緊點,盡早讓他當上爺爺。
不過生育孩子這種事,需要機緣,毛岸青雖然也著急,但是他也沒辦法。
毛主席的心情他能理解,不過他不想給邵華帶來太大的壓力,所以他選擇默默承受這一切。
一直到1969年,結婚9年的邵華終于懷上了孩子,毛主席高興壞了,欣慰道:“我終于當上爺爺了!”
工作人員也很替毛主席開心,詢問毛主席有什么要叮囑的事情,毛主席只說了一句:“讓岸青好好照顧她?!?/p>
邵華這一胎,懷得實在不容易,孕期反應很嚴重,工作人員詢問毛主席要不要安排邵華到醫院等待生產。

毛主席卻說道:“不住醫院就不能生育了嗎?”
哪有孕婦剛懷上孩子,就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這不是浪費醫院資源嗎?
毛主席并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就讓邵華搞特殊,艱苦樸素才是他們的家風。
雖然拒絕讓邵華住醫院,但是毛主席還是很擔憂這一胎的,畢竟邵華年紀不小了。
生產的時候,果然不太順利,她躺在手術室里幾個小時都沒能生育。
毛岸青在產房外面等得心急如焚,恨不能代替妻子承受這些痛苦,等了好幾個小時都沒等來嬰兒的啼哭聲。
醫生告訴他,產婦難產,只能二選一,保大還是保小?
毛岸青沒辦法做這個選擇,只能將消息告知毛主席,請他拿主意。
毛主席聽后說了一句:“兩人都要保證安全。”
在毛主席的堅持下,最終邵華生育了一個男孩子,并且母子平安,孩子被取名為“毛新宇”。
對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毛岸青格外疼愛,或許是他小時候經歷過太多的折磨,缺失了父愛,所以才不想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
對于兒子,毛岸青和邵華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希望他能快樂成長的同時,成為國家棟梁。
為了培養毛新宇的生活自理能力,邵華將他送到飯店里學習如何疊被子,給客人端茶送水。
毛岸青看著兒子一步步從小孩子長大,到博士畢業,博士后畢業,再到結婚生子。
只可惜毛主席無緣陪伴在毛新宇身邊,見證他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毛主席的離開,給了毛岸青很大的打擊,為了讓他振作起來,邵華提議給父親母親寫自傳。

邵華從小就喜歡文學,在這方面的造詣也很不錯,在1990年楊開慧烈士誕辰90周年之際,她出版了《驕楊》。
1993年,邵華出版了書籍《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在她看來,用文字是最能表達出毛主席和楊開慧烈士的精神。
毛主席誕辰110周年,邵華寫出了《毛澤東之路》這本書,于她而言,毛主席不僅僅是那個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國成立的人,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像是為了紀念毛主席似的,在這一天,毛新宇的愛人在協和醫院順利生育了一個大胖小子,孩子被取名為“東東”。
在東東一歲的時候,邵華帶毛新宇和東東來到韶山,向毛主席獻上了花圈。
小東東還懂事地整理花籃里的飄帶,小聲喊著:“爺爺,爺爺。”血緣的牽絆是割舍不斷的。
雖然相比之下,毛岸青的人生是平淡無奇的,不像毛岸英那般偉大,但他翻譯出的那些著作,也是中國一筆巨大的財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45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