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三字經全文帶拼音的完整版(典藏完整版三字經拼音)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8)
《三字經》上半部分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庭,為孩子加油關注微信公眾號“成長愛童行”/“lovewithyou_baby",育兒資訊、繪本故事,期待共享,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三字經全文帶拼音的完整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的完整版
《三字經》上半部分
| rénzhīchū | xìngběnshàn | xìngxiāngjìn | xíxiāngyuǎn |
| 人之初 | 性本善 | 性相近 | 習相遠 |
| 【解釋】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 |||
| gǒubújiào | xìngnǎiqiān | jiàozhīdào | guìyǐzhuān |
| 茍不教 | 性乃遷 | 教之道 | 貴以專 |
| 【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 |||
| xīmèngmǔ | zélínchǔ | zǐbùxué | duànjīzhù |
| 昔孟母 | 擇鄰處 | 子不學 | 斷機杼 |
| 【解釋】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 |||
| dòuyānshān | yǒuyìfāng | jiāowǔzǐ | míngjùyáng |
| 竇燕山 | 有義方 | 教五子 | 名俱揚 |
| 【解釋】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 |||
| yǎngbújiào | fùzhīguò | jiàobùyán | shīzhīduò |
| 養不教 | 父之過 | 教不嚴 | 師之惰 |
| 【解釋】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 |||
| zǐbùxué | fēisuǒyí | yòubùxué | lǎohéwéi |
| 子不學 | 非所宜 | 幼不學 | 老何為 |
| 【解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 | |||
| yùbùzhuó | bùchéngqì | rénbùxué | bùzhīyì |
| 玉不琢 | 不成器 | 人不學 | 不知義 |
| 【解釋】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 |||
| wéirénzǐ | fāngshàoshí | qīnshīyǒu | xílǐyí |
| 為人子 | 方少時 | 親師友 | 習禮儀 |
| 【解釋】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里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 |||
| xiāngjiǔlíng | néngwēnxí | xiàoyúqīn | suǒdāngzhí |
| 香九齡 | 能溫席 | 孝于親 | 所當執 |
| 【解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 |||
| róngsìsuì | néngrànglí | dìyúzhǎng | yíxiānzhī |
| 融四歲 | 能讓梨 | 弟于長 | 宜先知 |
| 【解釋】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 |||
| shǒuxiàotì | cìjiànwén | zhīmǒushù | shímǒuwén |
| 首孝悌 | 次見聞 | 知某數 | 識某文 |
| 【解釋】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 |||
| yīérshí | shíérbǎi | bǎiérqiān | qiānérwàn |
| 一而十 | 十而百 | 百而千 | 千而萬 |
| 【解釋】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后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 |||
| sāncáizhě | tiāndìrén | sānguāngzhě | rìyuèxīng |
| 三才者 | 天地人 | 三光者 | 日月星 |
| 【解釋】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 |||
| sāngāngzhě | jūnchényì | fùzǐqīn | fūfùshùn |
| 三綱者 | 君臣義 | 父子親 | 夫婦順 |
| 【解釋】什么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 |||
| yuēchūnxià | yuēqiūdōng | cǐsìshí | yùnbùqióng |
| 曰春夏 | 曰秋冬 | 此四時 | 運不窮 |
| 【解釋】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 | |||
| yuēnánběi | yuēxīdōng | cǐsìfāng | yìnghūzhōng |
| 曰南北 | 曰西東 | 此四方 | 應乎中 |
| 【解釋】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 |||
| yuēshuǐhuǒ | mùjīntǔ | cǐwǔháng | běnhūshù |
| 曰水火 | 木金土 | 此五行 | 本乎數 |
| 【解釋】至于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 |||
| shígānzhě | jiǎzhìguǐ | shíèrzhī | zǐzhìhài |
| 十干者 | 甲至癸 | 十二支 | 子至亥 |
| 【解釋】“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 |||
| yuēhuángdào | rìsuǒchán | yuēchìdào | dāngzhōngquán |
| 曰黃道 | 日所躔 | 曰赤道 | 當中權 |
| 【解釋】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 |||
| chìdàoxià | wēnnuǎnjí | wǒzhōnghuá | zàidōngběi |
| 赤道下 | 溫暖極 | 我中華 | 在東北 |
| 【解釋】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 |||
| hányùjūn | shuānglùgǎi | yòugāoyuán | zuǒdàhǎi |
| 寒燠均 | 霜露改 | 右高原 | 左大海 |
| 【解釋】我國冷熱均勻,霜期和露期會跟著季節而改換,右邊是高原,左邊是大海。 | |||
| yuējiānghé | yuēhuáijì | cǐsìdú | shuǐzhījì |
| 曰江河 | 曰淮濟 | 此四瀆 | 水之紀 |
| 【解釋】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 |||
| yuēdàihuá | hāohénghéng | cǐwǔyuè | shānzhīmíng |
| 曰岱華 | 蒿恒衡 | 此五岳 | 山之名 |
| 【解釋】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岳”,就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蒿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 |||
| gǔjiǔzhōu | jīngǎizhì | chēngxíngshěng | sānshíwǔ |
| 古九州 | 今改制 | 稱行省 | 三十五 |
| 【解釋】州:古代行政區域單位名稱。制:制度,有確定規模、法度。行省:行政區域,簡稱省。 | |||
| yuēshìnóng | yuēgōngshāng | cǐsìmín | guózhīliáng |
| 曰士農 | 曰工商 | 此四民 | 國之良 |
| 【解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 |||
| yuērényì | lǐzhìxìn | cǐwǔcháng | bùróngwěn |
| 曰仁義 | 禮智信 | 此五常 | 不容紊 |
| 【解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 |||
| dìsuǒshēng | yǒucǎomù | cǐzhíwù | biànshuǐlù |
| 地所生 | 有草木 | 此植物 | 遍水陸 |
| 【解釋】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于植物,在陸地上和水里到處都有。 | |||
| yǒuchóngyú | yǒuniǎoshòu | cǐdòngwù | néngfēizǒu |
| 有蟲魚 | 有鳥獸 | 此動物 | 能飛走 |
| 【解釋】蟲、魚、鳥、獸屬于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 |||
| dàoliángshū | màishǔjì | cǐliùgǔ | rénsuǒshí |
| 稻梁菽 | 麥黍稷 | 此六谷 | 人所食 |
| 【解釋】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 |||
| mǎniúyáng | jīquǎnshǐ | cǐliùchù | rénsuǒsì |
| 馬牛羊 | 雞犬豕 | 此六畜 | 人所飼 |
| 【解釋】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谷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后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后,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 |||
| yuēxǐnù | yuēāijù | àiwùyù | qīqíngjù |
| 曰喜怒 | 曰哀懼 | 愛惡欲 | 七情俱 |
| 【解釋】高興叫作喜,生氣叫作哀,害怕叫作懼,心里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 | |||
| qīngchìhuáng | jíhēibái | cǐwǔsè | mùsuǒshí |
| 青赤黃 | 及黑白 | 此五色 | 目所識 |
| 【解釋】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 | |||
| suānkǔgān | jíxīnxián | cǐwǔwèi | kǒusuǒhán |
| 酸苦甘 | 及辛咸 | 此五味 | 口所含 |
| 【解釋】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辯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 | |||
| shānjiāoxiāng | jíxīngxiǔ | cǐwǔxiù | bísuǒxiù |
| 膻焦香 | 及腥朽 | 此五臭 | 鼻所嗅 |
| 【解釋】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膻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 | |||
| páotǔgé | mùshíjīn | yǔsīzhú | nǎibāyīn |
| 匏土革 | 木石金 | 與絲竹 | 乃八音 |
| 【解釋】我國古代人把制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匏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 |||
| yuēpíngshǎng | yuēqùrù | cǐsìshēng | yítiáoxié |
| 曰平上 | 曰去入 | 此四聲 | 宜調協 |
| 【解釋】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 | |||
| gāozēngzǔ | fùérshēn | shēnérzǐ | zǐérsūn |
| 高曾祖 | 父而身 | 身而子 | 子而孫 |
| 【解釋】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本身,我生兒子,兒子再生孫子。 | |||
| zìzǐsūn | zhìxuánzēng | nǎijiǔzú | rénzhīlún |
| 自子孫 | 至玄曾 | 乃九族 | 人之倫 |
| 【解釋】由自己的兒子、孫子再接下去,就是玄孫和曾孫。從高祖父到曾孫稱為“九族”。這“九族”代表著人的長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統的承續關系。 | |||
| fùzǐēn | fūfùcóng | xiōngzéyǒu | dìzégōng |
| 父子恩 | 夫婦從 | 兄則友 | 弟則恭 |
| 【解釋】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 |||
| zhǎngyòuxù | yǒuyǔpéng | jūnzéjìng | chénzézhōng |
| 長幼序 | 友與朋 | 君則敬 | 臣則忠 |
| 【解釋】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們就會對他忠心耿耿了。 | |||
| cǐshíyì | rénsuǒtóng | ngshīxù | wùwéibèi |
| 此十義 | 人所同 | 當師敘 | 勿違背 |
| 【解釋】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這是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 | |||
| zhǎnqíshuāi | dàxiǎogōng | zhìsīmá | wǔfùzhōng |
| 斬齊衰 | 大小功 | 至緦麻 | 五服終 |
| 【解釋】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這是中國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時穿的五種孝服。 | |||
| lǐyuèshè | yùshūshù | gǔliùyì | jīnbùjù |
| 禮樂射 | 御書數 | 古六藝 | 今不具 |
| 【解釋】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是古代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六種技藝,這六種技藝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同時具備了。 | |||
| wéishūxué | réngòngzūn | jìshízì | jiǎngshuōwén |
| 惟書學 | 人共遵 | 既識字 | 講說文 |
| 【解釋】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于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 | |||
| yǒugǔwén | dàxiǎozhuàn | lìcǎojì | bùkěluàn |
| 有古文 | 大小篆 | 隸草繼 | 不可亂 |
| 【解釋】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 | |||
| ruòguǎngxué | jùqífán | dànlüèshuō | néngzhīyuán |
| 若廣學 | 懼其繁 | 但略說 | 能知原 |
| 【解釋】假如你想廣泛地學習知識,實在是不容易的事,也無從下手,但如能做大體研究,還是能了解到許多基本的道理。 | |||
| fánxùnméng | xūjiǎngjiū | xiángxùngǔ | míngjùdòu |
| 凡訓蒙 | 須講究 | 詳訓詁 | 明句讀 |
| 【解釋】凡是教導剛入學的兒童的老師,必須把每個字都講清楚,每句話都要解釋明白,并且使學童讀書時懂得斷句。 | |||
| wéixuézhě | bìyǒuchū | xiǎoxuézhōng | zhìsìshū |
| 為學者 | 必有初 | 小學終 | 至四書 |
| 【解釋】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 | |||
| lúnyǔzhě | èrshípiān | qúndìzǐ | jìshànyán |
| 論語者 | 二十篇 | 群弟子 | 記善言 |
| 【解釋】《論語》這本書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們,以及弟子的弟子們,記載的有關孔子言論是一部書。 | |||
| mèngzǐzhě | qīpiānzhǐ | jiǎngdàodé | shuōrényì |
| 孟子者 | 七篇止 | 講道德 | 說仁義 |
| 【解釋】《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 |||
| zuòzhōngyōng | nǎikǒngjí | zhōngbùpiān | yōngbùyì |
| 作中庸 | 乃孔伋 | 中不偏 | 庸不易 |
| 【解釋】作《中庸》這本書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變的意思。 | |||
| zuòdàxué | nǎizēngzǐ | zìxiūqí | zhìpíngzhì |
| 作大學 | 乃曾子 | 自修齊 | 至平治 |
| 【解釋】作《大學》這本書的是曾參,他提出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主張。 | |||
| zhōngshūshú | xiàojīngtōng | rúliùjīng | shǐkědú |
| 中書熟 | 孝經通 | 如六經 | 始可讀 |
| 【解釋】把四書讀熟了,孝經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讀六經這樣深奧的書。 | |||
| shīshūyì | lǐchūnqiū | hàoliùjīng | dāngjiǎngqiú |
| 詩書易 | 禮春秋 | 號六經 | 當講求 |
| 【解釋】《詩》、《書》、《易》、《禮》、《春秋》,再加上《樂》稱六經,這是中國古代儒家的重要經典,應當仔細閱讀。 | |||
| yǒuliánshān | yǒuguīcáng | yǒuzhōuyì | sānyìxiáng |
| 有連山 | 有歸藏 | 有周易 | 三易詳 |
| 【解釋】《連山》、《歸藏》、《周易》,是我國古代的三部書,這三部書合稱“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來說明宇宙間萬事萬物循環變化的道理的書籍。。 | |||
| yǒudiǎnmó | yǒuxùngào | yǒushìmìng | shūzhīào |
| 有典謨 | 有訓誥 | 有誓命 | 書之奧 |
| 【解釋】《書經》的內容分六個部分:一典,是立國的基本原則;二謨,即治國計劃;三訓,即大臣的態度;四誥,即國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國君的命令。 | |||
| wǒzhōugōng | zuòzhōulǐ | zhùliùguān | cúnzhìtǐ |
| 我周公 | 作周禮 | 著六官 | 存治體 |
| 【解釋】周公著作了《周禮》,其中記載著當時六宮的官制以及國家的組成情況。 | |||
| dàxiǎodài | zhùlǐjì | shùshèngyán | lǐyuèbèi |
| 大小戴 | 注禮記 | 述圣言 | 禮樂備 |
| 【解釋】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釋《禮記》,傳述和闡揚了圣賢的著作,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關禮樂的情形。 | |||
| yǒuguófēng | yǒuyǎsòng | hàosìshī | dāngfěngyǒng |
| 有國風 | 有雅頌 | 號四詩 | 當諷詠 |
| 【解釋】《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它是一種內容豐富、感情深切的詩歌,實在是值得我們去朗誦的。 | |||
| shījìwáng | chūnqiūzuò | yùbāobiǎn | biéshànè |
| 詩既亡 | 春秋作 | 寓褒貶 | 別善惡 |
| 【解釋】后來由于周朝的衰落,詩經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 |||
| sānzhuànzhě | yǒugōngyáng | yǒuzuǒshì | yǒugǔliáng |
| 三傳者 | 有公羊 | 有左氏 | 有谷梁 |
| 【解釋】三傳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傳》,左丘明所著的《左傳》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傳》,它們都是解釋《春秋》的書。 | |||
| ěryǎzhě | shànbiànyán | qiújīngxùn | cǐmòxiān |
| 爾雅者 | 善辨言 | 求經訓 | 此莫先 |
| 【解釋】《爾雅》一部分辨別古今文學的差別,另一部分解釋文字的意義和給事物的名字下定義,所以我們要讀經書之前,應當先讀《爾雅》,然后才能讀懂群經。 | |||
| gǔshèngzhù | xiānxiánzhuàn | zhùshūbèi | shísānjīng |
| 古圣著 | 先賢傳 | 注疏備 | 十三經 |
| 【解釋】古代圣人著作的經典,經過諸先賢加以解釋意義而成為完備無缺的十三經。 | |||
| zuǒzhuànwài | yǒuguóyǔ | héqúnjīng | shùshíwǔ |
| 左傳外 | 有國語 | 合群經 | 數十五 |
| 【解釋】左丘明著作除了《左傳》外,還有《國語》,稱為《春秋外傳》。十三經之外再加《左傳》和《國語》便是十五經。 | |||
| jīngjìmíng | fāngdúzǐ | cuōqíyào | jìqíshì |
| 經既明 | 方讀子 | 撮其要 | 記其事 |
| 【解釋】經傳都讀熟了然后讀子書。子書繁雜,必須選擇比較重要的來讀,并且要記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 |||
| wǔzǐzhě | yǒuxúnyáng | wénzhōngzǐ | jílǎozhuāng |
| 五子者 | 有荀揚 | 文中子 | 及老莊 |
| 【解釋】五子是指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他們所寫的書,便稱為子書。 | |||
| jīngzǐtōng | dúzhūshǐ | kǎoshìxì | zhīzhōngshǐ |
| 經子通 | 讀諸史 | 考世系 | 知終始 |
| 【解釋】經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后,再讀史書、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們盛衰的原因,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 | |||
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庭,為孩子加油!關注微信公眾號“成長愛童行”/“lovewithyou_baby",育兒資訊、繪本故事,期待共享。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10258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