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9)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單元以“永遠的童年”為主題。

基礎知識




反義詞:
侵犯—保衛 暖和—冰涼 輕松—沉重 沉默—吵鬧
清脆—沙啞 悅耳—難聽 寂寞—熱鬧 幼稚—老練
漂亮—丑陋 新鮮—腐爛 承認—否認 黑暗—光明
獨立—依賴 澄澈—渾濁 輕盈—笨拙 進化—退化
濕軟—干硬 柔軟—堅硬 明亮—昏暗 喧鬧—安靜


日積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有志不在年高,無知空長百歲?!秱骷覍殹?/p>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偶成》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荀子》
課文理解

1.【解詞】
①弄:逗弄
②蓑衣:棕或草編的外衣,用來遮風擋雨。
2.【翻譯】廣闊的原野,綠草如茵,笛聲逗弄晚風悠揚悅耳,時斷時續地從遠處傳來。牧童回來吃飽了飯,已是黃昏之后。他連蓑衣都沒脫,就躺在月夜的草地上休息了。
3.【中心】描繪了牧童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表達了作者對遠離喧囂,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的追求。

【解詞】
①篙: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
②棹:船槳
③怪生:怪不得( “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為的趣就在其中了。)
2.【翻譯】一葉小漁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3.【中心】描寫了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看到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這兩個兒童的喜愛之情和對倆兒童聰明伶俐的贊賞,也表現了作者童心未泯。
4.【拓展延伸】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為和行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無忌。

1. 【解詞】
①茅檐:茅屋的屋檐
②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
③翁媼:老翁、老婦。
④亡賴:這里指頑皮、淘氣。
2.【翻譯】在長滿青草的溪邊有一座茅草屋。屋內有人操著南方口音帶著醉意在互相逗趣、取樂,是誰呢?原來是一對白發夫婦。再看看茅屋外,大兒子在小溪東岸鋤豆田里的雜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最讓人喜愛的是那頑皮淘氣的小兒子,正趴在溪邊剝著蓮蓬。
3. “清平樂”是詞牌名。
4.【中心】這首詞描繪了一幅優美的田園風光,表現這一家五口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反映了樸素、溫暖而有風趣的農村生活。
5.【拓展延伸】三首古詩詞的異同之處:《牧童》《舟過安仁》《清平樂·村居》三首古詩詞,在內容上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都是寫古代兒童無憂無慮的生活,表達了孩子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天性。在體裁上均為敘事詩詞。不同的是《牧童》描繪了牧童晚歸休息圖,《舟過安仁》描繪了兩小兒船頭以傘使風的場景,而《清平樂·村居》則營造了一個五口之家的溫馨幸福的農家生活畫面。

1. 《冬陽·童年·駱駝隊》是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的序言,作者中國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她是臺灣著名女作家。課文作者圍繞著童年寫了這樣幾個片段: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打頭的駱駝戴鈴鐺、春天想替駱駝剪毛、夏天追問駱駝的去向。
2.本文是作者對童年的魂牽夢縈,對早以走遠的童年的依依流連。
3.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寫”了童年這樣幾個畫面:看駱駝咀嚼、想象駱駝系鈴鐺、想為駱駝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問媽媽夏天駱駝到哪兒去了四件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眷戀。這些場景是按季節推移順序寫的。


1. 本文選自蕭紅《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園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快樂、幸福的童年生活的懷念。
2. 《祖父的園子》為什么“我”對祖父的園子念念不忘呢?
答:因為祖父的園子給了“我”自由,給了“我”快樂,這兒是“我”童年的樂園,“我”的童年因這個園子而幸福無比,所以“我”會念念不忘。



1. 本課的作者:俄國,費奧多羅夫。費奧多羅夫是個幽默天真、單純、愛探究、善于想象的人。
2. 課文講敘了作者童年時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經過,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表現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膽的想象。
3. 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


4. 請你說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意思,并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發現,有時由于人們不了解,不習慣,被認為荒謬或違前人的結論等,而被鄙視甚至迫害,這是存在的現象。
舉例:哥白尼發現了日心說,結果怕遭到教會的處罰而不公布真相,布魯諾堅持了日心說,結果被教會處死;哈維發現血液循環,結果被燒死。
5.《童年的發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
6.作者在童年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反映了作者是一個大膽創新、善于探究、堅持不懈、求知欲強的孩子。
7.課后習題:{P38 3.}我是這樣理解的:一語雙關,其一,它講述了科學實驗發展中一些真實情況;其二,“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此事的看法,正因為我有這樣重大的發現,和世界偉人的發現一樣,被轟出教室也不足為奇。

1. 《我想》,寫了一個孩子一連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想把自己種在土地上,表達了兒童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對美的追求和向往。
2. 《童年的水墨畫》,攝取了一組兒童生活的鏡頭,表現了孩子們童年生活的快樂。
更多內容請關注希望星精品托管輔導班微信公眾號(xiwangSTAR)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